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Q2季报深度解读

2012-09-13 16:02来源:i美股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H12E一线/准一线企业组件ASP差距料将缩小:一方面品牌效应大的欧洲市场规模将相对缩小,另一方面,准一线甚至二线企业也在逐渐打开美国、日本等高价格的新兴市场,同时价格竞争较严重而品牌效应退居次位的中国市场下半年开始逐渐启动,综合以上,我们判断品牌溢价效应会受到一定影响,一线和准一线企业之间的 ASP 差距或会有一定程度减小。

2H12E 组件 ASP 料将继续下滑:随着欧洲各市场继续下调 FIT 补贴额度,以及较低价格的中国市场启动,下半年各企业的 ASP 仍将会下探。我们预计到 2012 年底,一线企业 ASP 或会跌破$0.65/w,准一线企业极可能跌破$0.6/w 的水平。

3. 一线/准一线企业组件内部成本大体相近,并将继续下降

Q2 内部成本大体季环比下降¢7-8/w 至$0.67/w。从目前公布内部成本(去除库存减记或质保拨回)的 6 家来看,除了英利较高位$0.75/w 外,其余 5 家基本在$0.67/w 左右,差别不大。

Q2 内部非硅成本大体季环比下跌¢5/w 至$0.53/w。除垂直一体化的英利非硅成本只下跌了¢2/w 至$0.55/w,其余 5 家跌幅均接近。而同为垂直一体化企业的晶科,非硅成本跌至$0.52/w。

Q2 硅料成本大体季环比下跌¢2/w 至$0.14/w。值得一提的是英利成本仍然高达$0.2/w,这与其自产多晶硅成本仍较高有关。而天合由于 Q1 消化了高价库存多晶硅,Q2 成本大幅下降¢6/w 至$0.15/w。

2H12E 内部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跌,年底或达$0.6/w 以下。在非硅成本方面,我们预计随着原材料的进一步下跌和组件效率的提升,单位非硅成本有望继续下跌,年底甚至可达到$0.48/w 的水平。硅料成本方面,我们预计普遍企业三季度可达到略高于$20/kg 的水平,四季度降幅或有限,按5.5g/w 折算比例,预计年底硅料成本普遍达到$0.11/w 的水平。总体上,年底成本有希望达到$0.6/w 以下的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