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富士康宣布启动“百万机器人计划” 机器人或将进军光伏组件生产线

2012-09-03 14:26来源:今日自动化关键词:富士康机器人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统计,从2002年起,全球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以每年大约50%的速度增长。尽管需求如此之旺盛,但是各种尖锐的矛盾也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而凸显出来。众所周知,光伏电池板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太阳能的单位成本也远远高于普通能源。此外,光伏产品的良率一直也是困扰生产厂商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光伏产业的调整也使得光伏制造企业压力陡增。光伏产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设想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演变成现实。

       富士康宣布,未来3年在组装工厂中将部署100万台工业机器人,这一触动工业界“神经”的“百万机器人计划”着实让更多业内的目光聚焦在机器人上。对于机器人产品的前景,大部分业内人士都给出了积极的回应,理由是机器人生产成本的固定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动作的精准与一致性,以及在高强度重复性工作方面具备的优势。

近年来,光伏行业的迅速升温也为机器人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从最开始的多晶硅铸锭,到晶圆的快速处理,以及到最后的电池板、电池模组的组装,再到最后的测试阶段,整个工艺流程中,机器人产品已经开始“渗透”。来自于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装备管理部的工程师朱鹏凯在采访中表示,在光伏组件生产线上,机器人也有望替代全部人力,助力生产线实现100%的无人操作。

成本、良率压力逐年增大机器人价值凸显

据统计,从2002年起,全球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以每年大约50%的速度增长。尽管需求如此之旺盛,但是各种尖锐的矛盾也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而凸显出来。众所周知,光伏电池板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太阳能的单位成本也远远高于普通能源。此外,光伏产品的良率一直也是困扰生产厂商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光伏产业的调整也使得光伏制造企业压力陡增。光伏产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设想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演变成现实。

作为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英利光伏制造生产过程覆盖光伏行业的整条产业链,从多晶硅制备到光伏组件封装,同时采用了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以及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这其中,机器人的引入也让英利在业内的竞争力大幅提高。据朱鹏凯介绍,英利从2005年便开始在生产线使用机器人,其中大部分来自ABB、发那科、德国徕斯等知名公司,“那时候,包括装框、焊接等工序都采用了机器人产品,大部分相关生产线都实现了半自动化。”朱鹏凯回忆道。

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的逐年走高,英利对于机器人应用的态度也更加开放。据了解,一部分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之前并没有太多应用的产品测试环节“大施拳脚”。“在太阳能组件工序中,英利大部分的生产线上实现了无人操作,而在之前并没有太多涉及的硅片以及电池工序,机器人的应用前景也十分明朗,”朱鹏凯介绍道,“在敷设单元,目前还都是人工操作,在电池连接这个工序,也是操作工人用手工烙铁进行操作,这些工序在今后势必会被专用的机器人所取代。”此外,他透露,在最后的测试单元中,机器人产品也开始在产品的拾取这一环节得到应用,今后在这个单元中,机器人产品的应用潜力也十分巨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