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时下大多数多晶硅工厂因成本压力和现金亏损纷纷停产或减产,行业坏消息不断,宜昌南玻多晶硅工厂则一边满负荷生产,一边紧张、有序地实施多晶硅技改升级。
宜昌南玻的多晶硅产品自09年投产后质量口碑甚佳,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同。为满足市场对原生多晶硅高纯度及低成本的要求,按公司预定计划,今年投入近六亿元重点对多晶硅进行冷氢化技术升级,此外还将完成还原及精馏工序的技改。
先进的冷氢化工艺,结合单体处理能力最大的冷氢化炉,四氯化硅将高效转化为三氯氢硅。与热氢化工艺相比,多晶硅电耗和物耗将大幅度下降。
通过采用36对棒大还原炉,生长周期缩短,单炉产量增加,还原工序每公斤电耗降至45度以下。
此次技改完成后,宜昌南玻多晶硅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控制水平将再上新台阶,具备批量生产电子级多晶硅料的能力,单位成本控制在20美元/公斤以内,达到多晶硅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截止到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134.1万吨/年,同比增加73.3%;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100.1万吨,同比增加55.9%,其中,电子级多晶硅产量约3.92万吨、太阳能级块状硅约90万吨、颗粒硅6.16万吨,在全球多晶硅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9%、89.9%和6.2%。2022年,
制氢不算什么新事物。在上个世纪,人们已经学会用化石燃料制造氢气,后来这种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制氢方式被称为“灰氢”。但是随着对碳排放的重视,以新能源制得的绿氢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从未规模化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显出更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国内制氢设备行业迎来了一股强大的逆袭势头,正
近日,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元氢”)“天擎”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及辅助系统在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成功运行并取得了优异的实测数据。这是天合元氢在绿色能源领域探索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天擎”系列产品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为大规模绿色氢气生产和新能源发电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月6日,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元氢)“天擎”系列碱性电解槽及制氢纯化辅助设备出货,正式交付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南玻),标志着“天擎”系列首批产品开始进入量产出货阶段,为大规模绿氢制取以及新能源发电提供了保障,对天合元氢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宜昌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目前,四川省地震局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地质灾害II级应急响应。四川作为光伏制造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聚集了包括晶科能源、协鑫科技、京运通、高测股份等龙头,企业的生产情况对行业产能影响较大。据统计,硅片在
8月31日,硅业分会公布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30.5-3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0.72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39%;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30.3-30.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0.5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3%。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小幅上涨,其中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
日前,南玻A发布第九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指出将于今年4季度启动双玻压延线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工作。
一、价格触底再回升2019年3-4月份国内多晶硅价格再次触底软性回弹,单晶致密料价格从3月初的8.03万元/吨小幅下调至4月中的7.45万元/吨,下滑幅度为7.2%,随后触底微幅回升至7.47万元/吨,涨幅为0.3%。多晶致密料价格延续2月下旬开始的下跌走势,从3月初的7.21万元/吨下探至4月中的6.28万元/吨,跌幅达
本周国内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7.9-8.1万元/吨,均价8.03万元/吨维持不变;多晶疏松料成交价格区间在6.9-7.2万元/吨,均价7.02万元/吨,周环比下滑1.13%;多晶硅片成交价格区间在2.05-2.30元/片,均价在2.15元/片维持不变;单晶硅片成交价格区间在3.10-3.25元/片,均价3.18元/片维持不变。本周多晶硅价
本周国内多晶硅特级致密料价格区间在8.0-8.3万元/吨,均价维持不变。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05-2.25元/片,均价在2.11元/片维持不变;单晶硅片主流价格在3.05-3.10元/片,均价3.08元/片维持不变。本周国内多晶硅市场与上周基本一致,不同等级硅料主流成交情况如下:特级致密料主流成交区间在8.1-8.2万元/
本周国内多晶硅特级致密料价格区间在8.05-8.30万元/吨,均价下滑至8.14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0.25%。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08-2.25元/片,均价在2.12元/片维持不变;单晶硅片主流价格在3.00-3.10元/片,均价3.05元/片维持不变。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小幅下滑,不同等级硅料主流成交情况如下:特级致密料主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报价区间提升至4.5-5.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文件指出,本次下达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按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文件指出,在电解铝行业基础上增设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其完成情况核算以
7月3日,TrendForce集邦发布光伏产业链最新价格:多晶硅环节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情况多晶硅采购从量价两个维度观察未见反转,部分厂商提前透支产能整改政策消息面发酵带来的利好,趁势上调
(一)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概况2024年,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先进产能持续释放。制造端除硅片环节占比较去年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环节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基本持平或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继续保持全球
7月3日,通威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展暨实施增资扩股完成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通威股份表示,截至目前,经审慎沟通与综合评估,永祥股份已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领投方)、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领投方)、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
(一)2024年全球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截止到2024年底,全球建成已投产产能324.9万吨,若从已具备投产条件的产能来看,达到339.4万吨,同比增加38.1%。全球多晶硅产量约为195.7万吨,同比增加21.7%,其中:电子级多晶硅产量约3.9万吨,太阳能级块状硅约为163.2万吨、颗粒硅约为28.6万吨,在全球多晶硅总
7月2日,硅业分会公布最近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小幅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30-3.40万元/吨,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本周硅料市场呈现回暖迹象,虽绝大多数企业并无大量新增订单成交,但一方面部分前期暂缓执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2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保持在34.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2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为31.5元/KG。本周N型183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88元/片,保持不变;N型210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从1.23元/片下滑至1.2元/片,跌幅为2.44%;N型210R单晶硅片
为精准掌握产业发展动态,科学制定产业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同市发改委近期积极行动,全力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做好相关产业产能调查及有关领域摸底调查工作,为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工作安排,大同市发改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各县(区)对本地汽车及汽
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内卷式竞争。文章以光伏行业的现状为例,剖析“内卷”产生原因:一边,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企业疾呼,产品价格像“坐滑梯”一样,从多晶硅、硅片、
5月24日下午17:08分,在宜昌南玻6000T/a多晶硅技改项目建设工地上,备受业界关注的全球最大冷氢化炉一次吊装到位。冷氢化炉是宜昌南玻此次技改项目中的核心装置,具有生产能力大、转换效率高、电耗物耗低等优点,工艺技术参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炉体直径约4.3米,高23.5米,重达170多吨,单炉可处理四氯化硅12.5万吨/年。这次吊装起吊高度超过16米,要穿过16米高的钢构框架,最终落到预留的支撑点上,现场实际操作空间小,与冷氢化炉安装环梁之间仅有10多毫米的缝隙,吊装难度极大,但经过相关人员周密部署,一次即顺利吊装成功。冷氢化炉的吊装完成,是宜昌
面对多晶硅行业大萧条,南玻集团重拳出击进行多晶硅生产线技改产能大升级。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由目前2500T/年产能升级至6000T/年的技改工程,目的是对生产线进行优化重组,淘汰工艺技术落后的生产装置。据了解,宜昌南玻专门引进国际先进36对棒还原炉,美国DEI公司最先进的冷氢化工艺和全球最大的冷氢化炉,采用优化的天津大学差压耦合精馏工艺等,对能量进行最大化的综合利用,对四氯化硅、二氯二氢硅等物料进行了循环利用,实现了尾气零排放。技改升级完成后,宜昌南玻不仅产量翻番,而且质量达到国标电子级水平,将领先国内同行。“面对行业低谷,技术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