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时下大多数多晶硅工厂因成本压力和现金亏损纷纷停产或减产,行业坏消息不断,宜昌南玻多晶硅工厂则一边满负荷生产,一边紧张、有序地实施多晶硅技改升级。
宜昌南玻的多晶硅产品自09年投产后质量口碑甚佳,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同。为满足市场对原生多晶硅高纯度及低成本的要求,按公司预定计划,今年投入近六亿元重点对多晶硅进行冷氢化技术升级,此外还将完成还原及精馏工序的技改。
先进的冷氢化工艺,结合单体处理能力最大的冷氢化炉,四氯化硅将高效转化为三氯氢硅。与热氢化工艺相比,多晶硅电耗和物耗将大幅度下降。
通过采用36对棒大还原炉,生长周期缩短,单炉产量增加,还原工序每公斤电耗降至45度以下。
此次技改完成后,宜昌南玻多晶硅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控制水平将再上新台阶,具备批量生产电子级多晶硅料的能力,单位成本控制在20美元/公斤以内,达到多晶硅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截止到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134.1万吨/年,同比增加73.3%;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100.1万吨,同比增加55.9%,其中,电子级多晶硅产量约3.92万吨、太阳能级块状硅约90万吨、颗粒硅6.16万吨,在全球多晶硅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9%、89.9%和6.2%。2022年,
制氢不算什么新事物。在上个世纪,人们已经学会用化石燃料制造氢气,后来这种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制氢方式被称为“灰氢”。但是随着对碳排放的重视,以新能源制得的绿氢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从未规模化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显出更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国内制氢设备行业迎来了一股强大的逆袭势头,正
近日,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元氢”)“天擎”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及辅助系统在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成功运行并取得了优异的实测数据。这是天合元氢在绿色能源领域探索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天擎”系列产品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为大规模绿色氢气生产和新能源发电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月6日,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元氢)“天擎”系列碱性电解槽及制氢纯化辅助设备出货,正式交付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南玻),标志着“天擎”系列首批产品开始进入量产出货阶段,为大规模绿氢制取以及新能源发电提供了保障,对天合元氢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宜昌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目前,四川省地震局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地质灾害II级应急响应。四川作为光伏制造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聚集了包括晶科能源、协鑫科技、京运通、高测股份等龙头,企业的生产情况对行业产能影响较大。据统计,硅片在
8月31日,硅业分会公布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30.5-3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0.72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39%;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30.3-30.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0.5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3%。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小幅上涨,其中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
日前,南玻A发布第九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指出将于今年4季度启动双玻压延线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工作。
一、价格触底再回升2019年3-4月份国内多晶硅价格再次触底软性回弹,单晶致密料价格从3月初的8.03万元/吨小幅下调至4月中的7.45万元/吨,下滑幅度为7.2%,随后触底微幅回升至7.47万元/吨,涨幅为0.3%。多晶致密料价格延续2月下旬开始的下跌走势,从3月初的7.21万元/吨下探至4月中的6.28万元/吨,跌幅达
本周国内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7.9-8.1万元/吨,均价8.03万元/吨维持不变;多晶疏松料成交价格区间在6.9-7.2万元/吨,均价7.02万元/吨,周环比下滑1.13%;多晶硅片成交价格区间在2.05-2.30元/片,均价在2.15元/片维持不变;单晶硅片成交价格区间在3.10-3.25元/片,均价3.18元/片维持不变。本周多晶硅价
本周国内多晶硅特级致密料价格区间在8.0-8.3万元/吨,均价维持不变。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05-2.25元/片,均价在2.11元/片维持不变;单晶硅片主流价格在3.05-3.10元/片,均价3.08元/片维持不变。本周国内多晶硅市场与上周基本一致,不同等级硅料主流成交情况如下:特级致密料主流成交区间在8.1-8.2万元/
本周国内多晶硅特级致密料价格区间在8.05-8.30万元/吨,均价下滑至8.14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0.25%。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08-2.25元/片,均价在2.12元/片维持不变;单晶硅片主流价格在3.00-3.10元/片,均价3.05元/片维持不变。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小幅下滑,不同等级硅料主流成交情况如下:特级致密料主
5月29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六月起,增加中国区BC组件公示价格。
本周多晶硅价格小幅下跌。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5万元/吨,环比下降2.85%;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5万元/吨,环比下降4.17%;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3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13万元/吨,环比持平。本周多晶硅成交逐渐展开,
2025年1—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基本为上半年光伏装机史上月度最高水平。随着“430”、“531”抢装结束,光伏产业链上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经历涨跌波动后目前均有持稳倾向,而多晶硅环节则在本已现金流亏损的状态下,于4月中旬再次进入价格下行通
多晶硅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7.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5.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4.0元/KG。交易状况:本周成交量偏向低迷,在需求进入真空期的情况下,拉晶厂谨慎采购,观察到个别小厂以低于均价1-2元/KG出货,但体量较小,报价偏离度较高,暂无明显影响。库存动态:库
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但当前拉晶环节自身仍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采购节奏仍较慢,目前仅有部分小单落定,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仍是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签单执行交付状况相对较好,主流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5-36元人民币。海外硅料厂家发货仍受波动影响
本周多晶硅价格持稳。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13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整体成交量较少。目前生产企业对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存在较为一
5月20日,据文山招商平台消息称,云南文山广南县发布了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的招商引资计划。建设内容:项目结合上游优势企业,引进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建设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包括产品生产区、产品质检区、产品仓储物流中心以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等,拟计划以合资、合作、
5月15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本周了解多晶硅市场陆续订单成交,块状料价格下滑较快,采购节奏仍较慢,市场消息混杂,当前仍在开会阶段,具体需等至本周下旬才能有较具体内容。本周前期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每公斤36-37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整体价格区间落在每公斤33-36元
5月14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企业开始有一定量的签单,价格小幅下滑。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6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6万元/吨,环比下降1.53%;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5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持平;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00-3.50万元/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5月7日最新报价,N型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RMB39/KG,跌幅为1.27%;N型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为RMB37/KG,变动幅度为-1.33%。N型颗粒硅人民币价格下滑至RMB35.5/KG。非中国区多晶硅料美金价格略有变动,为US$18.2KG。N型183单晶硅片人民币最新价格掉落至RMB1.02pc,较
硅料四月硅料产出约10.2万吨。截止四月底,硅料环节面临的困境仍为高库存影响。虽然整体硅料库存略有减少,但主要消化来自拉晶环节自身硅料囤货消纳。买方采购节奏放缓至五一节后,因此硅料库存仍主要集中在硅料厂家自身手上,四月硅料厂家面临整体价格有价无市,新签订单落定难度较高。如此困境之下,
5月24日下午17:08分,在宜昌南玻6000T/a多晶硅技改项目建设工地上,备受业界关注的全球最大冷氢化炉一次吊装到位。冷氢化炉是宜昌南玻此次技改项目中的核心装置,具有生产能力大、转换效率高、电耗物耗低等优点,工艺技术参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炉体直径约4.3米,高23.5米,重达170多吨,单炉可处理四氯化硅12.5万吨/年。这次吊装起吊高度超过16米,要穿过16米高的钢构框架,最终落到预留的支撑点上,现场实际操作空间小,与冷氢化炉安装环梁之间仅有10多毫米的缝隙,吊装难度极大,但经过相关人员周密部署,一次即顺利吊装成功。冷氢化炉的吊装完成,是宜昌
面对多晶硅行业大萧条,南玻集团重拳出击进行多晶硅生产线技改产能大升级。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由目前2500T/年产能升级至6000T/年的技改工程,目的是对生产线进行优化重组,淘汰工艺技术落后的生产装置。据了解,宜昌南玻专门引进国际先进36对棒还原炉,美国DEI公司最先进的冷氢化工艺和全球最大的冷氢化炉,采用优化的天津大学差压耦合精馏工艺等,对能量进行最大化的综合利用,对四氯化硅、二氯二氢硅等物料进行了循环利用,实现了尾气零排放。技改升级完成后,宜昌南玻不仅产量翻番,而且质量达到国标电子级水平,将领先国内同行。“面对行业低谷,技术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