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光伏贸易战把中国光伏逼上绝路

2012-08-23 09:18来源:时代周刊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行业只是这一波波澜壮阔的全球技术扩散和反扩散争执中的一幕,中国在高速铁路、新型战斗机、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均上演了这种迅速的承接技术扩散,然后华丽转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精彩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充满各种贸易争端,可喜的是,中国企业也学会了保护自己、合力抗争。针对前次美国商务部的“双反”,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14家中国光伏企业联合抗辩。此次作为回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调查,国内多家多晶硅企业也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对来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

不过,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企业的这种优势也是建立在低环境优势上的。光伏产业虽然属于清洁能源行业,目的在于环保,但其生产过程却是一个污染大户。在中国地方政府的GDP竞争中,光伏企业能够得到一些明里暗里的照顾,把本该内部化的环境污染外部化,损害当地群众的利益,也是不难想象的。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日益增长的承接技术扩散的能力为我们实施弯道超车战略提供了基础。但必须重视的是,这种弯道超车往往以地方长官急功近利追求GDP为导向、以政府补贴为手段,以环境污染、劳动者权利受侵害为代价,而由于其不是出于市场自发的水到渠成,而是少数人决策的拔苗助长,最终结果往往也并不美妙。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为了在计算机领域上赶超美国,曾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第五代计算机研发计划,但十年耗资4亿多美元后,由于未能实现预想的目标,在1992年宣布终止计划。而与此同时,基于市场的美国个人电脑的兴起引领世界进入了IT时代。就中国而言,不管是光伏行业,还是高铁技术,本身就是很好的例子。很浅显的道理,弯道既可是超车的机会,往往也容易发生侧翻、脱轨的危险。讽刺的是,从全球来看,欧美光伏行业也正是在全球性的凯恩斯主义大政府的补贴下成长起来的,可以看作他们企图战胜自我、战胜市场的弯道超车,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正在嘲笑这次全球性的弯道侧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