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光伏产业亟待整合

2012-08-15 09:18来源:中工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前景“愁云密布”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6月,多晶硅价格已经从30.5美元/公斤下降至23.6美元/公斤,降幅达22.6%,各光伏企业毛利率急速下滑。

“2010年光伏行业的毛利率在30%左右,而2011年连10%都不到,今年的情况更糟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只有当毛利率维持在10%甚至更高一些时,企业才可能有盈利,否则净利润将是亏损的。

从已经披露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光伏行业A股上市公司来看,孟宪淦判断已经成为事实,业绩预减者占比近八成,而在国外上市的十大光伏巨头仅今年一季度亏损金额就已经达到6.12亿美元。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指出,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光伏企业遇到诸多问题,其中欧美各国纷纷调低光伏补贴政策,并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是加速我国光伏企业生存状况急剧恶化重要原因。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能源分析师宋亮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对外依赖程度很高,欧洲是中国光伏产业主要市场,约占60%~70%,在欧债危机影响下, 欧洲市场需求大幅缩水。而近几年我国光伏企业因欧洲光伏市场繁荣而大肆扩张,造成企业负债率极高,产业整体出现产量过剩,库存严重积压,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也不为过。

江西赛维日前公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8亿元,负债总额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其中,2013年到期的债务为3.8亿美元,约合24.2亿元人民币,其自有现金流只有1.37亿美元,约合8 .3亿元人民币,根本无法靠自有资金偿还债务,而其毛利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均为-65.5%。

尚德电力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其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尚德电力第一季度毛利率仅为0 .6%,而总债务却达到35.8亿美元。

在企业经营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回收账款的延后使得现金流的问题更加凸显。

投资公司Helix Investment Management指出,许多中国光伏企业已将付款期限延长至120到180天,这使得整个光伏企业的现金流变得异常紧张 。

“重外轻内”发展模式的失败

“我们外向型发展的模式造成了今天光伏产业的困境,当初如果政府在门槛设置上加以严控,使得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需求达到一个平衡,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光伏市场过分依赖国际,这就很危险。”宋亮分析说。

宋亮所说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我国十年前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十年前,德国以及整个欧洲的光伏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政府给予高额补贴;而国内一批市场嗅觉灵敏的民间资本,受国际光伏市场强劲需求的驱动,率先进入了光伏制造业领域,并依靠我国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迅速壮大了规模,使得国内光伏产量很快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当年,只要有资本(本金),能买得起设备,从国外进口零配件,在国内组装,然后整机出口,就能赚一大笔钱,根本不会发愁没生意,做国际市场比做国内市场容易的多。”多年从事光伏产业的一位生厂商告诉记者。

就是在这样强劲需求的刺激下,2010年,全球主要光伏应用市场欧洲的发展进入了巅峰,装机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而如此庞大的装机总量中,很大一部分设备由中国光伏企业制造。

但是,世界上任何市场没有单边上涨的行情。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包括德国、意大利在内的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市场开始大幅削减光伏装机补贴,造成全球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光伏组件价格至今已下跌了50%以上,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随之锐减。

“光伏产业尴尬局面与欧美市场的增幅减缓,以及光伏产业吸引了过多投资致使产能严重过剩是分不开的。”宋亮指出,自2009年开始,光伏电池和组件,以及多晶硅的价格不时地遭遇“滑铁卢”,暴利也随着欧美补贴政策的削减而一去不返,到了2011年,大多数光伏企业已是微利甚至亏损,企业资金链更是面临严峻挑战。

据资料显示,2010年,欧洲市场还占到全球光伏市场的70%以上,到了2011年就已低于60%,但是全球光伏市场规模仍在不断上升。

“欧洲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所占比例的逐步下降,预示了欧洲增长幅度变缓,同时,全球其他地区的市场也在逐步上升,说明其他地区市场潜力在逐步释放。中国光伏企业过分依赖欧洲市场生存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业内人士分析。

重塑我国的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今日如此境况,主要是我们自身原因。外部市场萎缩,只不过加速这种‘重外轻内’发展模式的破灭,我国光伏产业应该立足国内以及其他新兴市场,这样才有长足的发展动力。”宋亮认为。

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2.5GW,同比增长400%。而咨询公司披露数据,我国2011年装机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前三。“十二五”相关规划也将2015年的光伏装机目标从10GW上调到15GW,2020年将达到50GW。

对于当下陷入困境的光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待挖的“金矿”。

而根据Solarbuzz分析,亚太光伏市场将快速成长,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预计将从2010年的11%成长到2015年的约26%,未来光伏产业市场将由欧洲向亚太、北美等新兴市场转移。新兴市场的巨大需求,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国内光伏企业除了开拓国内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外,提高光伏设备的核心技术也是一项不可怠慢的任务。

据了解,在我国整条光伏产业链上,多晶硅等初级产品生产增长过快,而在光伏发电一些核心部件,比如转换装置、稳压装置等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大多只能依靠进口,整个产业链处于最低端的环节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造成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不上。

“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在低端市场上,面临高成本,难以赚到利润;而在高端市场上,我国企业又不能完全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只能依靠大量进口,大多数利润让人家赚走,所以说,中国光伏产业需要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延伸产业链,生产中高端技术产品和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来重塑我国的光伏产业。”宋亮认为。

而沈宏文对比国外光伏企业多年发展的经验后,他总结,国内光伏企业在管理水平、科技创新等方面还存在缺陷,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结构调整和科研投入,寻求管理和科技“双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