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市场正文

四大光伏巨头心系光伏业生死存亡

2012-08-06 09:11来源:证券日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品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光伏低成本遭嫉妒

此番向欧盟提出申诉的德国企业Solarworld认为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和政府的补贴行为。事实上,中国产品近年的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绝非倾销和补贴行为。

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成本主要由硅和其他原材料组成。2008年上半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曾达到每公斤400美元以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供应过剩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开始急速下滑。截至2012年7月,多晶硅主流价格已跌至20美元-30美元/公斤,跌至原来价位的5%,跌幅惊人。因此,我国光伏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光伏产品出口价格也呈现快速下滑趋势。

其次,国内光伏企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骨干企业已经掌握了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成套生产技术,在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上也取得多项突破,光电转化效率已提高到18%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业技术上与国际同步。高新技术的工业化运用使企业成本大幅降低。

中欧合作胜于对抗

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等四个环节。中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电池、组件制造环节。

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欧盟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及对华出口。如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7.64亿美元,进口银浆3.6亿美元。此外,中国累计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80亿元的生产设备。这极大推动了欧洲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相关领域的欧洲就业人数高达30万人。

而我国无疑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光伏市场之一,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在2015年将达到15GW,2020年将达到50GW,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为3-5GW。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可想而知,中欧携手,并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才能共享绿色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