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光伏市场“两头在外”拖累多晶硅行业

2012-07-31 14:27来源:中国商报关键词: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两头在外”的尴尬

中国的多晶硅行业逢此劫难,与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整体结构有关,畸形的供需结构导致中国的多晶硅行业受国外市场波动影响极大。多年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状况:即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生产主要依赖进口,下游光伏组件等终端产品的消费主要在国外。

在多晶硅生产技术方面,中国已经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2011年中国多晶硅的产能为16.5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4.7万吨,考虑到一些产能不能有效释放,中国的多晶硅产能可以满足国内企业的市场需求。

但十分尴尬的是,尽管国产多晶硅产能很大,但中国每年仍要大量进口国外的多晶硅,多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未完全改变。据硅业分会统计,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到3.8万吨,而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3.4万吨,同比增长32.3%,除4月份之外,月份进口多晶硅数量逐月增加,5月份进口量7896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巨大,但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产品主要靠出口。根据硅业分会统计数据,受欧洲市场抢装的刺激,上半年中国晶硅电池产量超过12GW,并且主要产品仍以出口为主,其占比超过80%。

“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导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只能看国外的脸色行事。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地,2011年以来,欧洲削减光伏补贴的政策,太阳能电站的装机容量缩减,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的欧洲市场的份额减少。

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本来就减产严重的多晶硅行业还出现了供应过剩。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即便众多企业停产后,上半年多晶硅供应仍过剩6000吨。

多晶硅供应过剩,下游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市场需求受挫,多晶硅的价格“跌跌不休”。

“未来多晶硅的价格还将延续缓慢下跌的趋势,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银河证券分析师张弢认为。这更为多晶硅企业的未来平添无数忧愁。

应联手应对韩美“价格战”

在中国多晶硅企业仍在苦苦挣扎之时,美韩对中国发起了多晶硅的“价格战”,将中国的多晶硅行业推入到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美国、韩国等多晶硅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降低产品价格,开始在中国市场上推行“低价策略”,与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打起“价格战”。

根据硅业分会的数据,2012年1至5月,中国从韩国、美国、德国三国进口多晶硅数量占全部进口量的90%,从月度的进口单价来看,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单价逐月下滑,而除去运费,如此低的售价已经形成事实上的低价倾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