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回首中国光伏企业的艰难上市路

2012-07-16 13:27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在研报中指出,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行业寒冬的持续蔓延,使光伏企业IPO前景亦不乐观。

李玲指出,纵观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成为通过新股发行审核的一大门槛。

三次冲击上市均折戟的皇明太阳能自诩为“世界太阳能产业的领导者”,声称年推广集热器面积30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并拥有国家专利215项,掌控着干涉镀膜、高温热发电、海水淡化等核心技术。

山东省德州市曾以皇明太阳能为依托,击败了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强大竞争对手,成功申办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并在皇明太阳能总部所在地中国太阳谷成功举办。

但这样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企业,在IPO路途上更是遇挫。早在2007年,皇明太阳能一度计划海外上市最终放弃。

本报产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经梳理相关资料后发现,曾有望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第一股的皇明太阳能,造成上市道路一波多折的主因多与外界质疑上市圈钱和企业内在盈利下滑、资产不足、高额负债有关。最终让这家公开发出“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太阳谷”豪言壮语的山东德州市太阳能企业,上市计划遭遇三度搁浅。

公开报道显示,皇明洁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皇明控股”)的利润率也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至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13.72亿元、18.68亿元,由于受成本、费用增加因素影响,净利润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97亿元、1.09亿元、0.75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2.47%、7.97%、4.01%,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据披露,截至2011年9月30日,皇明太阳能总资产24.56亿元,总负债12.18亿元,2011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10.57亿元,净利润1.01亿元。

对此,皇明控股解释称,目前有3000多家企业从事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其他相关热利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形成了专业强势品牌、区域性品牌、家电品牌与杂牌并存的市场竞争格局。随着众多厂商涌入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行业竞争的加剧,使皇明控股面临的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不断增大。

显然,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成为皇明太阳能冲击IPO第一道门槛。

媒体报道介绍,皇明控股至去年9月末负债总额达23.8亿元,负债率64.26%。皇明控股有限公司未来将有超过17亿元的投资规划,计划通过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筹资13亿元。皇明品牌总监在回应媒体采访时一再试图撇清控股公司与谋求上市的股份公司间的关系。声称皇明控股与谋求上市的皇明太阳能股份无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