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光伏发电“市场化”需向垄断的电力体制挑战

2012-07-16 10:41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发电电力体质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光伏产业已到了关键发展时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不过,虽然“三头在外”的状况在近年有所改善,但应用方面仍主要依赖国际市场需求。因此,在当前国际光伏发电市场增长乏力和贸易保护加剧的情况下,国内光伏业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如何推动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困境?

笔者认为,只有积极培育国内光伏发电的长远应用市场,寻找到真正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才可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支撑。

市场的孕育过程

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有两个原因:一是德国及欧洲光伏应用的快速发展,二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

十年前,国内一批市场嗅觉灵敏的民间资本,受国际光伏市场需求的驱动率先进入了光伏制造业领域,并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迅速壮大了规模,使得国内光伏产量很快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当国内光伏制造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时,完全依赖海外应用市场的发展模式就难以为继了。因此,国内应用市场的培育也就变得日益迫切起来。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出台了两个推动光伏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为了同一个行业发布两个财政补贴文件,这在中国财政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由此可见,国家也迫切希望培育起国内光伏市场,而不仅仅满足于“为他人作嫁衣裳”。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全球主要光伏应用市场欧洲的发展进入了巅峰,装机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但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包括德国、意大利在内的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市场开始大幅削减光伏装机补贴,造成全球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光伏组件价格至今已下跌了50%以上,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随之锐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电力体质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