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创益接手“体力不支”的美国光伏企业ECD

2012-06-25 09:53来源:ne21.com关键词:EnergyConversionDevices(ECD)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创益接手能否产生协同效应?又能否盘活?

创益公司主席李毅早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跟全球顶类薄膜技术生产商的技术水平尚有一点差距,但是创益的优势在于商业化程度高,而且在中国生产经营,有特殊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他表示,美国虽然技术强,但不一定代表更有竞争力——此句最后一语成谶。

如果能结合ECD的技术,创益可能提升薄膜太阳能转化率。创益目前的光伏组件转化率约9%,ECD能提供约11%~12%的转化率技术,有接近创益管理层的人士表示,创益这次主要看中的正是ECD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相关资产,而不是购入所有业务。

反击民企垃圾股质疑

近期的业绩期中,香港突然掀起一阵民企变动风暴,一些民营企业因为盈利严重倒退,或是更换审计师,抑或是高管频频变动,导致股价暴挫,甚至被港媒标上民营“垃圾股”标签。

创益从上市以来跌幅超过80%,加上近期两位高管先后辞职,公司盈利倒退,也成为此轮风暴的焦点之一。但有参与业绩发布会的机构研究员表示,该公司实际仍在赚钱,财报上显示的盈利倒退是因为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超额的减值拨备。

“此举令原来的盈利转为了亏损,但实际上,公司高管表示,一旦行业形势好转,不排除将此拨备回拨。”有分析师说。

创益宣布收购ECD的消息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家民营企业为何将巨额资金保留在手上而不分红,也解释了其公司主席兼大股东李毅为何在一年一度的业绩发布会上,缺席与机构投资者见面。

据悉,李毅今年以来一直在美国督战,评估ECD的资产价值及考虑竞购细节。

虽然创益与ECD并没有业务往来,但创益对这家公司并不陌生。一位创益员工介绍,当年李毅在美国进行IPO路演时,很多投行及基金都拿ECD来比,当时ECD被认为是市场先驱。

“我们那时就研究了ECD,所以知道它的技术特点和领域。”

香港的基金经理萨慕杰认为,创益能否最终彻底从民企垃圾股质疑中脱颖而出,还需要看整个行业的情况。“毫无疑问,现在这些太阳能企业估值已经过低了,创益再跌幅度也不会太大,但问题是要过多久才能反弹,这要看大环境因素。”他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EnergyConversionDevices(ECD)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