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SolarWorld得寸进尺 再次发难中国光伏

2012-06-07 09:21来源:国际商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产品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德国自4月1日起下调光伏补贴的幅度高达29%,并且引入每月下调机制的补贴削减计划。

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在于成本竞争,包括领先的技术和规模成本优势。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便是业界佼佼者。几年前,太阳能世界做全产业链的努力时在技术上遭遇困难,又将生产基地放在成本高昂的欧美,不像第一太阳能将生产基地放在了成本较低的东南亚。

尽管如此,太阳能世界的经营状况也没有它所宣称的那么惨淡,其毛利水平并不比中国公司差。“不论欧洲、美国还是中国,都有成功的光伏企业。”陈卓说,自然也有经营不善亏损破产的企业。“中国因素”只是挡箭牌。

复杂的欧盟市场

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80%以上销往欧洲。2011年这个数字虽然有所下降,但也接近57%。相比之下,2011年亚洲和美国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21%和15%。

根据英利绿色能源2011年年报,外销市场中对欧盟出口份额超过60%,其中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市场。

如果美国市场的丧失会让中国光伏企业“很受伤”,那么欧洲阵地的沦陷将是一场真正的灾难。

据业界估计,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会令中国企业损失大约20亿美元,但如果欧盟跟风,这损失就大了,估计达数百亿美元,这将是中国涉反倾销金额最大的案子,对中欧贸易乃至经贸合作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利弊何在?

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欧美集中了上下游企业。中国从欧美进口设备和硅原材料。在上规模的中游光伏组件厂中,中国优势比较明显。

而据第三方统计,大量产业价值和就业机会都集中在上下游。比如,美国整个光伏产业链10万个就业机会中,太阳能世界仅创造了1000个,其余均集中在上下游。

此外,欧美上下游企业直接受益于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中游企业。如果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受损的将是欧洲本土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