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能否度过明天晚上 看到后天的太阳

2012-06-01 09:20来源:新华08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一个真正依靠民营资本自我运作,最终成长为可以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能源产业。全球性产能过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双重因素叠加,暂时终结了近年来光伏产业超100%的高速发展时代。

“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我国光伏产业步入行业整合、冷静反思时期。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光伏产业合作推进会上透露出由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光伏行业商业模式、观念新趋势。

--市场环境之变: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

30日的光伏产业合作推进会上,共晶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福,谈起光伏市场“寒意”,引起很多共鸣。他表示:“现在的市场环境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了现在‘买方市场’。”

2011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削减了光伏补贴。而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70%出口欧盟。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美国最终实施“双反”,预计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将增加36%左右的成本,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将完全丧失竞争力。

光伏市场需求低迷的同时,供给也出现全球性产能过剩。2011年底全球光伏硅片产能增长了50%,达50GW,而安装需求仅增长35%,为26.9GW。

近十年,中国光伏产业随着国际市场的兴盛而快速发展,并跃升为世界光伏产业大国。2011年,光伏组件产量超过21GW,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不容忽视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问题依然突出。

“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千亿元的光伏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而目前我们总共只有3000亿元的市场容量。”会上,国家工信部电子司副巡视员、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指出,在全球产能供需失衡背景下,中国的光伏产业面临整合。

--商业模式之变:“稳中求进”替代“大干快上”

“我们的经验是,从一开始便要强调稳健的投资、风险的控制,还有技术的进步。”晶科能源董事长陈康平说。近期公布的11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中,晶科能源是仅有的两家显示盈利的企业之一。推进会上,“稳中求进”的投资理念替代“大干快上”的规模神话被当作是一种“成功的经验”。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光伏电池企业约115家,总产能为38.5GW左右。其中产能1GW以上的企业14家,占总产能的53%;在100MW和1GW之间的企业63家,占总产能的43%;其余38家产能皆在100MW以内,仅占全国总产能的4%。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