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聚焦】光热发电渴盼政策“甘霖”

2012-05-16 09:3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科技部发布《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将光热发电作为我国“十二五”太阳能发电科技的重点规划内容之一。那么,光热发电有何优势?目前我国光热发电的技术水平如何?光热发电是否具有经济性?如何促进这一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对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比较优势明显

事实上,较之光伏、风电等其他新能源形式,光热发电有明显且独特的优势。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姚志豪介绍,光热发电产生的三相交流电可直接接入电网,并可利用蓄热特性实现连续发电,将来有可能完全替代火电、核电。“此外,光热发电整个产业链基本上没有污染很大、耗能很高的环节。”姚志豪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源于此,业内对光热发电寄予厚望。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能源技术展望2010》报告指出,到2050年,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89亿千瓦,产生电力占总发电量的11.3%;而截至今年4月,全球光热发电装机量仅为170.27万千瓦。

在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玉庭看来,由于光热发电系统由常规的能源技术设备组成,都是中国已掌握或可以快速实现国产化的技术,因此只需对其进行特殊的技术改造和提升,并加以集成利用,便可使光热发电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他举例说,北京工业大学通过科技攻关,研发出熔盐传热工质技术,小试效果良好,将在未来数年内替代由国外几家公司垄断的导热油工质技术,既能大幅降低产品成本,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业内企业的证实。近年来高调进军光热发电行业的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黎明便对本报表示,中海阳将在短期内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创新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热发电技术。

分析人士指出,光热发电产业链很长,对其他诸多产业的带动作用也较大。“发展光热发电既能推动集热管、反光镜、锅炉、储热材料、气冷发电机等能源设备行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玻璃、钢材、水泥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吴玉庭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热”行业遇“冷”

尽管光热发电具有上述诸多优势,并有望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其在国内的产业化进程却步履蹒跚,发展缓慢。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大唐集团旗下大唐新能源公司自去年初中标内蒙古鄂尔多斯光热发电项目后,一年多来项目并未获得明显进展。“现在还没有确定开工建成时间,技术设计方案也还没完成。”前述人士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