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聚焦】光热发电渴盼政策“甘霖”

2012-05-16 09:3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究其原因,业内普遍认为是由“中标价格太低”所致。据测算,在西班牙、美国等光热发电大国,即便目前最为成熟和经济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其度电成本也为2元左右;如果在中国做同类项目,度电成本会低些,但也会大致维持在1.4元左右。“这种情况下,大唐新能源如以当时0.9399元/千瓦时的中标价建成并运营项目,无异于明摆着做亏本的买卖。” 前述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几乎与此同时,中广核太阳能公司、浙江中控集团两家企业,也在青海分别进行了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的可研报告评审工作。业内人士分析称,因国内尚无商业化光热电站,相关部门对光热电站发电电价政策也不明朗,其所发电量上网电价很可能将按照目前光伏标杆电价(即1元/千瓦时)进行结算。

“这在光热发电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缺少对企业参与建设投资光热发电项目的吸引力,最终仍将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前述分析人士表示。

亟待出台上网电价政策

对于上述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应尽快出台针对光热发电的标杆电价政策,并将电价确定在可使企业具有理想内部收益率的水平。“希望国家能出台分期电价政策,如‘十二五’期间可给光热发电一个比较高的电价,到‘十三五’电价再压下来,因为那时产业已经形成,发电成本将大幅下降。”吴玉庭对记者表示。

姚志豪同样认为,决定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快慢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出台电价政策,但不应按时间出台,而是应该按装机量出台。“如当装机总量达到1000兆瓦时,给出一个电价;当发展到2000兆瓦时,又是另外一个电价,当然电价将呈逐步下调的趋势,直到实现平价上网为止。”姚志豪说。

吴玉庭提醒,在发展光热发电产业时,我国应该吸取发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的教训,避免盲目引进国外技术,从而造成核心技术的缺失,这也不利于提高整个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有鉴于此,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吴玉庭坦陈。

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2009年,科技部部长万钢曾提出几种最值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其中光热发电排在第一位;2011年,国家发改委调整了新能源产业结构指导目录,也把光热发电列为了新能源鼓励类的第一位。

据了解,姚志豪供职的中科院电工所,承担了国内第一座光热发电示范电站的建设工作,该项目位于北京八达岭,目前正处于调试期,即将竣工。姚志豪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更主要的目的是用来做试验,在建设过程当中要解决很多科研问题。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建设,使中国能够完全实现整个光热发电从设计、建设到施工整个过程的自主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