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培育避免陷入五类陷阱

2012-05-10 14:22来源:共创光伏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产业初期,市场需求与有关的技术需求,尚不很明确,会受到诸多时空背景变幻带来的困扰,市场规模也很小。产业引入阶段对生产效率的要求,同以后的要求相比,并不那么重要。此时强调的是创业精神,要集中力量搞好产品的定型设计和变型工作,在产业培育周期,要科学管理产品技术生命周期,以技术创新优势赢取时间先机和市场优势,适度控制生产规模,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一、光伏企业生存发展的赢利模式至今尚未真正确立

光伏企业过去的阶段性辉煌可以说是得益于不可复制的,不可持续的,或有一定投机情况下的阶段性发展结果。由于财富示范效应,使得不少企业在并不具备技术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或肆意扩产,当今市场格局发生变化,营商外部环境变迁,逆产业发展周期来临,供求关系失衡,一切将回归到基本面,光伏不再如以往荣光,甚至感到一夜之间进入微利时代,光伏行业也很难在投资回报分析模拟上真正获利,至少从2008年以来是这样的。这并不是说光伏产业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供求关系变化所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产业初期,市场需求与有关的技术需求,尚不很明确,市场规模也很小。产业引入阶段对生产效率的要求,同以后的要求相比,并不那么重要。初期的产品利润,主要来自技术的壁垒与产品的创新,而并不是靠成本与效率的控制,这是产业技术引入时期的特质。而一旦技术同质化,产能过规模发展,或新的技术取代现有技术,整个情况就不一样了。同质化技术、与过规模化发展,势必导致企业竞相杀价,有成本竞争力的企业甚至不惜血本以此作为武器乘机打击对手。不幸的是,不少光伏企业并没认识到与此时期相适应的投资回报分析模式,甚至一开始就按成熟期的大批量、大规模生产方式来确定盈利模式,或者说,宁愿不按实景需求来模拟,而是虚拟要达到某一盈利水平,去反推应该有什么样的数据成本结构,自欺欺人之嫌有之。

二、在产业培育周期,别把国家战略,政府引导的新兴产业做成了完全的企业自主行为的行业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其显著特点,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前提。处于产业培育周期的光伏产业,是依赖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而成长。作为策略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尚不具备社会化大生产的,还不到市场化发展的程度和深度,还不具备充分市场竞争的格局。盲目追求规模化发展只会导致产能过剩或低水平重复建设。我们要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这里尤其要强调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交互作用,任何单方的发展或作用都不足以培育出大市场。

三、莫让技术的不确定性或快速发展,成为企业技术陷阱

因为技术的不确定性或快速发展,就决定了企业要走技术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路线,要预测并科学管理产品技术生命周期(PLM),把握节奏,及时成功。不要成为过气的技术拥有者,和试图所谓的在引入培育阶段进行大规模化生产,如果你还没有达到损益平衡点(BreakEvenPoint)技术就过时了,你怎么不会陷入技术陷阱,或规模化陷阱,你设备折旧都还没有结束,产品生命周期或市场生命周期就结束了,何谈竞争力,谈何赢利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