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行业“避险” 海外 寻求“回家”

2012-04-09 11:13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光伏产品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海外“避险”

为规避“双反”调查,一些企业寻求绕道之策。此次反补贴初裁结果中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若电池片来自于第三地而加工组件的地点位于中国,美方将免征反补贴税。这预示着国内光伏企业若要将组件出口到美国,会选择采购海外的电池来加工组件。综合生产、运输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大陆一些企业开始谋求在东南亚国家建厂,或向台湾地区厂商大规模转移订单。

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局能源处处长兼亚洲开发银行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翟永平说:“国内企业对‘走出去’很重视。两三周前我们在曼谷开一个光伏会议,国内的企业大佬都去参加了。他们未来可能会在南亚建厂,催生当地市场。目前当地市场还未达到一定规模。”亚行计划于2013年6月前在亚太地区投资22.5亿美元支持3GW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这将带动超过90亿美元的总投资。

也有企业选择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建厂,如尚德电力、阿特斯等。不过尚德公关总监陈晓东说,当地建厂“成本居高不下”。海外建厂的“候选地”还包括墨西哥和东欧地区。

除了单独在海外设立工厂,也有光伏企业选择与海外工厂合资、合作的方式,将产能转移出去。台湾光伏硅片和电池生产商已从美国反倾销税案中获益。Jefferies投行说,台湾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自年初以来,业绩反弹29%。对国内光伏企业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代工之王”富士康。2011年底,富士康高调斥资千亿元,挺进光伏产业,这让未来的行业格局再添变数。

“回家”

在2011年光伏业遇到寒流之际,国内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企业看到了启动内需带来的曙光。2011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范围内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这标志着国内光伏市场正式启动。为了从政策上加大国内市场对太阳能发电需求的引导,2012年我国首次把太阳能发电纳入能源发展计划,并制定了3GW的具体目标。

具体到补贴政策上,以住建部、财政部为首,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对光电项目进行补助。各地方政府也在国家发改委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补贴。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均出台了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整体力度在0.2〜0.3元/度。

一些企业早就开始在国内市场谋篇布局。

中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金太阳工程”,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支持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抢占国内市场,英利集团选择牺牲商业利益,最终被选作“金太阳工程”的太阳能模组主供应商。从2009年的敦煌10MW电站项目开始,英利始终是国内西部特许招标光伏电站项目、“金太阳工程”中标的供应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