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江浙沪光伏企业叫苦连连 中西部企业从容不迫

2012-04-09 09:09来源:国际商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中西部的基础和资源优势,田宇表示,乃是当初他们选择光伏全产业链的基础。中西部是传统制造业基地,国有资本曾是这里的主流。或许与沿海地区相比,国有资本背景的公司会有信息传递不迅速、市场反应不够机敏等问题,但同时也具有稳重和资本雄厚的特质。光伏全产业链的规划需要人力、资金、技术等一系列要素的共同支持,而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的国有背景,恰好能满足这些要素,最终使得在当前恶劣的外部产业环境下,集团仍能正常生产。

田宇还提到,丰富的资源能源也是中西部发展光伏业的主要优势之一。

光伏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中西部该资源藏量充足,便于就地取材,能够大大减少物流成本。此外,光伏产品的生产还需要能源的支持,比如电力。仅从电价来看,陕西生产用电电价每度0.3元,而沿海地区的价格达到0.8元~1元。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市场在中西部。尽管目前国内光伏市场距完全激活还有待时日,不过,主要的应用市场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光伏电站的建立及运营需要充足的日照和荒漠的地貌,地理状况决定中西部地区无疑是上上之选。

对此,陕西宏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军林表示认同。他告知,自己所在公司规模很小,但公司长期以来就认准地方优势,扎根在公司所在地延安地区的光伏电站建设。“虽不能说盈利多少,但至少在当前产业整体不景气的环境下,我们活下来了。”齐军林说。

其实,不止上述企业,目前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甚至龙头企业都将过去瞄准海外的目光投向了国内、投向了中西部。

3月初,“黄河水电50兆瓦硅片换组件”项目公开招标,当时吸引了众多大中型光伏企业。英利、尚德电力、晶科能源、天威、海润、亿晶光电、晶澳太阳能以及比亚迪等15家公司均在列。最终,英利以每瓦2.99元的低报价中标,而这一报价在业内看来,几乎跌破成本价,显示了国内光伏企业巨头不惜血本占据中西部市场的决心。

对此,英利方面也没有否认。其相关负责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该公司未来将会立足于中西部阳光充足的地区,以求为国内光伏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11年英利就已经将中国国内的销售份额调整到占总体销售收入的22%,2012年更是要增加到3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