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洞察光伏行业价格走势 把握行业发展命脉

2012-03-28 10:35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产品多晶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组件

据PVinsights报道,最近几个月光伏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0.90美元/瓦的水平。光伏组件上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的平均销售价格约为0.50美元/瓦,这样一来单纯的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毛利率差约为0.40美元/瓦。像赛维LDK这样的大型组件制造商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其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转换成本为0.30美元/瓦。虽然像尚德电力、天合光能和英利绿色能源这样的一体化组件供应商没有披露单个组件的转换成本,但是过去的种种迹象表明与赛维LDK上下变动不超过0.05美元/瓦。我们设想一家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商的组件平均加工成本为0.3美元/瓦,再加上0.04-0.05美元/瓦的保险和运费在内非生产成本,那么按照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价格水平,这家具有竞争力的组件供应商毛利润约为0.05美元/瓦。总之,目前光伏组件的价格看起来已经处于可持续的水平。

太阳能电池

相反,如果将运营指标用在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层面就会出现很大扭曲。过去像晶澳太阳能这样单纯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报告称,太阳能电池加工成本为0.20美元/瓦。尽管中电光伏等低效供应商曾报出022-0.28美元/瓦的价格,但是多数单纯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披露的转换成本介于0.18-0.20美元/瓦。基于硅片和太阳能电池间0.20美元/瓦的价差,多数单纯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都在毛利率为零的状态下维持运营。依然拿占主导地位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晶澳太阳能来说,其第四季度0.5%的电池片毛利率足以说明最近的市场报价和价格差。一般来说,以目前的利润水平大多数单纯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都无法支持公司维持盈利状态。

目前单纯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处于这种状态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产能过剩。2010年行业的繁荣昌盛导致很多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大幅扩充产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误判行业供求趋势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晶澳太阳能,从其2011年的实际表现与2010年底给出的预期就能看出来。尽管晶澳太阳能2011年的年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5.8%,至1.69GW,但是远远低于公司“至少”2.2GW的最初预期。晶澳太阳能2010年年底乐观的预期导致其将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张目标定位3GW,较其201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1.6GW的全年出货量预期低了近一半。作为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晶澳太阳能对于需求量预期误判达50%。

与晶澳太阳能相比,台湾大型单纯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处境更加岌岌可危,因为许多企业年营收都出现下滑,最高幅度达80%。中国单纯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处境好像也不怎么样,但是与台湾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的状况不太好求证,因为中国很多小型太阳能企业不是上市公司。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太阳能电池产能的过度扩张,这不仅仅导致供过于求,还削弱了供应商的财力,并且不乏企业破产、产能削减的例子。库存清理更是进一步加重了价格压力。硅片和太阳能电池片间扭曲的价格差表明,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整合还在继续。

硅片

根据近期的现货市场价格,硅片部分可能是价格失调最严重的。在深入讨论硅片之前,有必要分析其价格问题。几乎所有讨论硅片价格的太阳能企业都是按每瓦计算,但是各公司总是按照片进行交易。由于每家公司硅片的转换效率不同,即使每片硅片价格一样,每瓦的报价也可能出现不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