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输美光伏产品或面临“零利润”

2012-03-27 09:19来源:中国企业报关键词:光伏光伏产品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天合光能首席商务官MarkKingsley说,目前只是初步裁定,美国商务部今年晚些时候还将有进一步的调查,并做最终裁定。而且,美国光伏企业是否受到了中国光伏产品的侵害还有赖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决。未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业务还将继续增长。

“反补贴的税率并没有企业当初想象得那么高。”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军告诉记者,在美国商务部调查期间,美国商务部在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输美企业中确定了尚德和天合两家作为强制应诉企业,而其他企业则都做了积极抗诉工作。根据企业提交的应诉材料,美国商务部认为尚德获得国家补贴的资金比较少,那么对尚德给予了2.9%的反补贴税率,认为天合获得的补贴相对多一些,则给出了4.73%的反补贴税率。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尽管中国企业在反补贴这一阶段闯过难关,但是依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美国不少光伏企业纷纷倒闭,裁员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样的产业形势将会让美国商务部做出对本国企业有利的判决。这些对于双反调查而言并非一个好消息。

30%税率利润为零

据悉,美国商务部对于反倾销税的裁定将在今年5月份发布,而反倾销税的裁定结果将直接关系着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生死存亡”。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指出,一般而言反倾销的税率较高,税率大幅提高势必增加中国光伏组件的销售价格,并削弱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是如果税率较低,则难以撼动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但更多专家并不看好最终叠加的关税。业内预计,美国最终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叠加税率将在20%—30%之间,而税收将增加30%。也就是说,即便最具竞争的光伏行业,也将丧失价格优势,我国光伏企业将基本丧失美国市场。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中国光伏企业占据美国光伏过半的市场。

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光伏板的金额由2005年的2.13亿美元,升至26.5亿美元。但是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光伏电池的双向摩擦,美国受损将更为严重,中国光伏电池出口美国的规模在20亿美元,而美国出口中国的光伏电池原材料和设备规模在40亿美元左右,美方保持着18.8亿美元的顺差。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发起“双反”调查,这场中美贸易的战争涉及中美数十万就业岗位和上千家企业,近百亿美元的贸易额,一旦开战将没有赢家,两败俱伤。

“国内光伏产品能够热销海外,主打的是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价格优势是关键所在。”王振军说,如果叠加在一起达到20%—30%的税率,那么中国的光伏产品价格就不具有优势。“如果行业的纯利润能够达到20%—30%,那么企业还能够接受‘双反’结果,但目前关键问题是,行业利润在不断受到挤压,根本达不到如此高的利润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