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于太阳风暴的能量十分巨大,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尝试利用它来产生光伏效应发电。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物理教授哈罗普教授热衷于这项研究,他带领自己的团队正在开发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戴森·哈罗普”卫星。这种卫星运行在离地球和太阳距离差不多的环日轨道上,可以来利用太阳风暴产生光伏效应发电。这颗卫星有一个长长的金属线圈对着太阳。这个线圈宽1厘米,长300米。线圈上带有电荷,可以产生圆柱形磁场,当太阳风暴越过金属线圈所在的区域时,风暴中的带电粒子中的电子就被线圈产生的磁场捕获。这些电子被引入一个直径为2米的球形金属收集器,电能在其中产生。
那么,卫星由太阳风暴获得的电能怎么传输到地球上呢?当然不可能牵一个长长的电线来输送电能。卫星把所获得的电能通过一个激光发生器,转变为红外激光。这种激光的聚集性很好,在太空中传输时不会像普通光线那样发散得太厉害。红外激光射向地球表面的激光接收器,然后再通过光电转换器把激光转换为电能。由于地球大气对于红外线来说是透明的,所以红外激光束在达到地面前能量损失很小,可以高效地传输到地球。
“戴森·哈罗普”卫星不仅可以吸收太阳风暴产生的光伏效应(电能),而且它有一个直径为10米的环状太阳帆,也可以吸收阳光产生光伏效应发电。这颗卫星的发电功率可达170万瓦,大约可供1000户人家的日常用电。在此之前,不少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从太空中利用太阳能的设想,不过还基本上是利用光伏电池板发电,因为太空太阳能发电的效率要高于地表。哈罗普教授表示,与利用光伏电池板发电相比,新的卫星发电系统的主要材料是铜制线圈,成本较低。
如果多发射一些发电卫星到太空,并增加发电线圈的长度和太阳帆的直径,那么人类所需的能量完全可以靠发电卫星来提供。然而,哈罗普教授也承认自己的研究遭遇一个极大的难题。这个难题不是卫星的制造,也不是太空发电和传输系统的制造,而是激光发散的问题。虽然激光比一般的光线聚集性能要好得多,但是一束红外激光从数百万公里外的环日轨道上发射到地球,将发散到数千平方公里的地表,导致这种能量很难进行收集。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哈罗普教授提出可以利用透镜来聚集光束。在红外激光发射的路线上,按照一定的距离设置多个承载大透镜的航天器,用透镜聚集这些发散的激光,令它们在达到地表时也是一束可以直接接收的激光。哈罗普教授正在攻克这个难题,以便将来人类能大规模利用太阳风暴作为能源。他表示,在这个难题解决之前,太阳风暴能源至少可以为一些航天器所利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不断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加快推进跨经营区交易、“沙戈荒”大基地参与市场,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1~6月,公司电力交易电量规模稳步增长,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
7月9日,秀强股份发布关于副总经理辞职的公告。公告显示,秀强股份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副总经理高迎的书面辞职报告。高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秀强股份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秀强股份任何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高迎持有秀强股份股份80万股,占秀强股份总股本的0.1035%。
7月9日,上海市虹口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虹口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显示,项目申报范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在虹口区内建成并网验收并运行的光伏发电项目,2023年已并网尚未申报项目。对纳入本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完成并网验收并运行的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近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康宁显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1.68021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并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利用康宁重庆厂房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采用2667块高效单晶硅630Wp组件,构建总装机容量1.68021MW的光伏电站,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企业配电系统,采用全额自用消纳模式,实现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当地团队采取创新措施,利用环境条件创造优势。例如,ABB首个季节性地热储能系统利用改造的空气
7月9日,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撤销股票交易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中利恢复为中利集团,交易涨跌幅限制同步回归10%标准。摘帽首日,中利集团开盘报价于3.7元,最终收于3.72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1.09%。当日股价最高冲至4元,最低下探至3.51元,总市值达111.89亿元。
7月8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2024年-2026年光伏支架(二级物资)集中采购(新增)中标候选人公示,新增10家入围企业,包括天津君诚管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九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特变电工集团(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799号建议的答复,提到,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全省纯电动公共汽电车占比97.48%,新增公交车新能源占比100%,新能源公交推广比例全国领先,纯电动巡游出租车占比55.3%。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建成充电桩33.61万个,高速公路服务
近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晶澳智慧能源打造的“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零碳示范校园”项目,凭借创新性的"零碳校园平台+智能终端系统"解决方案,成功入选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典型案
在今年的同一时刻,地球两极正在经历异常的极端高温,南极洲部分地区比以往平均温度高出40摄氏度,北极部分地区比以往平均温度高出30摄氏度。(详见:部分地区较往年同期提高40摄氏度!南北两极地区现极端高温天气)正常情况下,南极洲现阶段气温会随着南半球由夏季转入秋季而逐渐下降。但南极洲多个考
《流浪地球》中的“全球电力事故”是什么?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火爆,电影幕后的大量资料、素材纷纷曝光。该电影制作团队为了让这部科幻电影符合科幻常识,专门为电影制作了一部《流浪地球》电影编年史。令人惊讶的是,这部电影编年史包括了发生在电影时间(2075年)前一百年内的大事件。在《流浪地
今年的春节档,一部中国人拍的科幻电影火了!这就是《流浪地球》!!!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
海底光缆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50年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开始在英法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只能发送莫尔斯电报密码。到1989年,跨越太平洋全长13200公里的(TPC-3)海底光缆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洋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自1989年开始到1998
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风暴能够形成美丽的极光现象,也潜在损害人造卫星,导致大范围内停电。目前,科学家研究树木年轮证实1000年前至少有两次超强太阳风暴,其强大程度被称为极端等级。科学家通过研究树木年轮发现1千年前出现极端等级太阳风暴,如果未来喷发这种等级太阳风暴,可以导致全球供电系统中
据英国《独立报》6月23日报道,地球正遭遇巨大太阳风暴吹袭,全球电网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能会受到干扰,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的人们会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消息,21日太阳喷射出磁化等离子体,传播速度快于以往。这场太阳风暴为2015年3月以来或许是2005年9月以来最强的
近日,南网科研院成功举办太阳风暴对电网的影响及AEP(美国电力公司)科技研发现状技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美国电力公司资深首席工程师邱群博士主讲,针对太阳风暴对电网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AEP在电力科技研发领域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讲解与分享。太阳风暴每11-12年会发生一次,对电力系统尤其是
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17日至18日“光临”地球。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人员说,这是过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阳风暴,预计将持续24小时至36小时,可能会对太空中运行的部分卫星及地球上的某些电网造成短暂影响。这场太阳风暴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日10时许(北京时间17日22时许)抵达地球,由此产生的地磁暴强度被美国空间天气预报中心评估为G4(强烈)级别,仅次于最高级别G5(极强)。该机构将地磁暴从弱到强分为G1(弱)、G2(中等)、G3(强)、G4(强烈)及G5(极强)5个级别。“今天,我们正经历一场剧烈的地
华盛顿(CNFIN.COM / XINHUA08.COM)--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17日至18日“光临”地球。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人员说,这是过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阳风暴,预计将持续24小时至36小时,可能会对太空中运行的部分卫星及地球上的某些电网造成短暂影响。这场太阳风暴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日10时许(北京时间17日22时许)抵达地球,由此产生的地磁暴强度被美国空间天气预报中心评估为G4(强烈)级别,仅次于最高级别G5(极强)。该机构将地磁暴从弱到强分为G1(弱)、G2(中等)、G3(强)、G4(强烈)及
7月5日消息,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组太阳风暴的画面!这组画面是由最新探测器SDO捕捉到的,清晰的显示了巨大的“风眼”在太阳表面肆虐。据介绍,一旦太阳风暴脱离束缚,将会对地球的卫星通讯和电网将产生影响,甚至是极大的破坏性。今年2月起,美国宇航局推出了太阳动力学观测站,利用SDO探测器观测太阳活动,以及太阳磁活动,对地球和太阳系的影响。美国宇航局也首次公布了观测站所拍摄到的太阳照片。在这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太阳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抛射物,照片显示了电磁波通过太阳表面的等离子体的运动,在高温的刺激下,这些带电气体不断的旋转和喷发,形
随着全球网络全IP化、宽带多媒体业务驱动数据通信尤其是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国际间通信对传输容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2006年12月底我国台湾地区海域的大地震,2008年2月印度海缆断裂仅70%互联网正常,使得一些国际运营商开始加快国际海缆建设的步伐,希望利用多路由、大规模的国际海缆在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国际网络安全的破坏。我国海缆企业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持续提升自身实力,并不断开展海缆工程应用,拓展海外通信市场,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大力支持,给国内海缆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海缆企业应当把握机会,在海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冲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