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建筑评论正文

两会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顶

2012-03-06 17:26来源:21世纪新能源网关键词:光伏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电、房产和汽车等生活消费品一度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力量,但其阶段性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新能源建筑一体化(BIPV)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是居民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必须,必将成为强力、持久拉动内需的原动力。”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向记者详细解读了全国工商联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变投资为消费》的提案。

所谓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就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与建筑物屋顶及外立面相结合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功效。李河君指出,根据测算,全国现有及新增新能源建筑物一体化潜在的市场装机容量,到2020年约10亿千瓦左右,相当于新增368个葛洲坝或45个三峡。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积极影响。

据了解,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对于节能减排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已越发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此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主要为光电一体化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亿平方米,同时政府补贴也向光伏建筑一体化倾斜,根据财政部和住建部1月5日公布的《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对光电建筑的补贴标准比2011年提高了3元/瓦,显示了国家相关部门对BIPV越来越看重,有意通过补贴等经济手段来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与建筑物的一体化程度,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出台将促使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加速发展,以带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调整结构、产业升级。

李河君认为,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的意义在于,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材料到成品,直至最后的安装应用,是典型的工业化过程,是具有实实在在产出、增加就业、增强尖端科技国有化的实业项目。新能源产业,尤其是拥有自主技术的薄膜光伏电池技术,横向涵盖了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产业领域,纵向跨越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现代制造业、民生消费等全产业链。

二是节能减排、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的大规模应用可替代全社会30%左右的年用电需求。此外,近10亿千瓦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的潜在二氧化碳减排量每年约13亿吨,约相当于我国年排放总量的20%。

三是变投资为消费、强力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市场潜在规模约达12万亿元,除拉动等额的光伏组件和其他系统部件制造产出之外,参照投资拉动“乘数”效应,又会带动2倍以上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产出增长,总体拉动经济增长规模可达20万亿-40万亿元、累计创造4万亿元的财政税收、所创造的稳定就业人数保守估计也在1000万-2000万左右。

四是若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得到落实,BIPV即可市场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最终战略目标平价上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薄膜光伏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