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日本太阳能光伏市场遭受海外产品入侵

2011-12-22 10:17来源:21世纪新能源网关键词:光伏太阳能太阳能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圆汇率成为日本制造业的噩梦,对于长久以来坚持日本制造的企业来说,汇率居高不下紧紧压缩获利空间,而太阳能电池价格的下滑,也令包括夏普(Sharp)、Panasonic、京瓷(Kyocera)在内的日本太阳能大厂,不得不冒着技术外流风险,将海外生产视为不可避免的一条路。

日本太阳能最大厂夏普位于义大利的太阳能面板厂已于11月开始投产,京瓷也正考虑海外设厂的可能性,另外Panasonic在取得三洋电机的电池事业后,为应付日圆汇率及中国光伏厂商的竞争,也毅然决定在马来西亚设置太阳能电池工厂。

尽管由于全球对于再生能源的需求将提高,因此预计太阳能市场将可在2012年成长约7个百分点,然在各国厂商投入下,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根据德国太阳能杂志PhotonIntenational的调查指出,以产量而言,2010年前5名中中国光伏厂商有第1名的尚德、第3名英利绿色能源及第4名的晶澳,日本最大厂夏普则跌到第6名。

对日本厂商来说,商品化后的太阳能电池已难以做出差别化,日圆汇率更令其在价格上无法与海外势力竞争。根据日本太阳能发电协会(JPEA)统计,2011年7~9月太阳能光伏产品进口量较2010年同期增加7成,来到6.6万千瓦,意味着日本光伏市场正在受到海外产品入侵。

为因应如此情况,夏普已自10月起陆续减少日本国内产能,该公司电池晶片原由日本2座工厂负责生产,年产能合计为107万千瓦,为增加产品竞争力,夏普也透过对奈良县葛城工厂部分产线进行制造设备的维护与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并改善电池转换效率。

而夏普减产的部分除了将从亚洲其他厂商处调货外,由于该公司与义大利公营事业EnelSpA及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合资成立的工厂在达到量产后将可补足短缺,因此夏普全球出货量将不会有所变动。

另一方面,Panasonic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Kedah州工业园区的工厂,投资额为450亿日圆(约5.8亿美元),主要负责量产旗下子公司三洋电机(SanyoEletric)号称全球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产品HIT(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

于4月收购三洋电机(Sanyo)的Panasonic,在背负着电视事业赤字包袱下,正式进军太阳能光伏,预期以该新兴产业的成长力道拉高公司营收。除了马来西亚厂外,Panasonic也在日本兵库县加西事业所导入节能省电实验厂。

其马来西亚新工厂产能约为每年30万千瓦,预计2012年12月启用,加上Panasonic原来位于大阪的二色浜工厂及岛根县的岛根厂,产能将可达到90万千瓦。

相较于过去以来一直坚守本国生产的日本厂商,如美国FirstSolar等全球太阳能光伏大厂,均已在亚洲设立生产据点以有效降低成本,为保持竞争力出走海外将势在必行。但为防止技术流失,如Panasonic便决定连生产的设备都由自家制作,未来随着太阳能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可预期的是,最后一家日本太阳能光伏大厂京瓷也将极有可能做出海外生产的决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太阳能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