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评论正文

太阳能业“意恐迟归” 风电能否引领新能源发展?

2011-12-16 16:45来源:环球光伏网关键词:太阳能太阳能电池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几年,随著气候变迁议题备受关注,非石化的新兴洁净能源成为市场新宠,不少投资者以及大企业也纷纷投入包括太阳能、风力发电、地热能等开发。其中,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的发展最为迅速,除政府大力补贴外,企业也看好获利前景而大力投资。

不过,在2011年陆续爆发欧美债务及财政危机后,太阳能产业却突然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因欧美市场需求大幅下滑,过去几年的过多生产、盲目扩张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库存成本大幅上扬,不少企业不堪亏损而纷纷倒闭,或苦苦支撑,俨然已步入寒冬。

而相对于太阳能产业的衰退,风力发电则成为未来几年最被看好的再生能源产业,该产业也正透过购并、集成,逐渐形成寡占市场,以避免如太阳能产业般过于松散、各自为政、小企业资本不足的窘境。

太阳能产业在过去几年的繁荣时期大幅扩张,正成为目前产业进行集成的主要原因。但即便集成购并后的大型企业也难以承受因欧美需求大减、产能过剩的成本压力,纷纷裁员自保,如尚德、英利等。

而为保护自家产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也于日前初步裁定,中国国内输美太阳能电池存在反倾销、反补贴疑虑,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对此中国国内方面则反驳,认为美国正实施保护主义,破坏市场竞争。若美国ITC正式裁决对中国国内太阳能电池等征收反倾销、反补贴惩罚性关税,将进一步伤害中国国内太阳能业者。

但事实上,太阳能这般的新兴产业有著修正、集成的过程实属正常,就如过去的个人计算机(PC)产业、家电产业等,在蓬勃时期整体产业可能超过数百、数千家业者之多,但随后则开始集成并步入稳定发展期,转为成熟产业。

其次,因目前太阳能产业在所谓的新兴开发中国家尚不盛行,因为这些国家正面临快速发展期,所需资源庞大,如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建设成本过高,且成熟度也远不如石化能源,因此太阳能相关产品仍主要输往欧美等已开发市场。但如今,这些市场正饱受债务与财政危机,导致需求下降。一旦欧美市场需求复苏、全球太阳能市场日趋成熟,相信该产业仍有未来。

风力发电未来几年可望投资增加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Pike咨询公司(PikeResearch)发布报告,未来5~6年,风力发电产业的投资将大幅增加,成为洁净能源市场最具实力的产业。报告预测,到2017年,全球在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将由2011年的770亿美元增至1,530亿美元,新装机的累积投资总额将升至8,200亿美元,全球总装机容量(包括陆地与海上风力发电项目)也将由2011年的2.36亿千瓦(KW)增至5.63亿千瓦。

而未来几年全球风力发电产业,主要将由亚洲、欧洲以及北美3大市场所主导。其中,北美地区由美国带领,目前风力发电占美国总发电量约3%,截至2011年的总装机容量约达750万千瓦,预估2013年前将倍增,主要因2012年下半起预计经济将回稳,企业也将增加投资。

在美洲部分,巴西预计将扩大风力发电投资,希望能在2020年前将总装机容量由目前的150万千瓦,大幅增至1,150万千瓦,将风力发电引入电网,并藉此将风力发电价格,由目前的每小时1,000千瓦166美元,下调至111美元、甚至是55美元的低价位,与水力发电的每小时1,000千瓦27~30美元竞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查看更多>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