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晶澳放缓扩产能脚步降低高效光伏组件成本

2011-12-14 10:59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光伏光伏组件晶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1新加坡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上,一位国外同行向晶澳太阳能(JASO.NASDAQ)首席执行官方朋发问,“太阳能产品的价格还会继续降低么?”

“还会,但绝不是因为中国企业的主观降价。”方朋不忘补充,“太阳能发电还未完全实现平价上网,所以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在。”

实际上,做为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产品价格不断地下降也不是如晶澳等太阳能公司所愿意看到的。至少,眼下是这样。

“中国光伏企业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很多企业的毛利润低于预期,其中几家甚至出现负值。”美国券商AurigaUSA分析师HariChandraPolavarapu表示。“这与光伏产品的价格过低不无关系。”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2日,晶澳太阳能发布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3%,上一季度毛利率为-2.7%;去年同期毛利率为22.5%。

晶澳三季度内产品出货量(电池和组件)为445MW,低于此前预期的最低值450MW,但同步上一季度上涨了11%;该季度营收为3.8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1.6%,比上一季度下滑7.3%;净亏损为5895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5.14亿元。

“光伏现在在国内是过剩行业,但仍有一些无需的扩展,这些都造成了阶段性的困难,但我们在今年6月已经开始了减缓扩产的步骤。”方朋说。

他同时表示,晶澳在去年已经是太阳能电池成本方面的领袖。“我们仍看好光伏市场,去年我们把效率做上去了,现在我们要在高效的基础上做低成本,实现最优化。”

不过,虽然晶澳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公司,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方朋这般乐观。“大型光伏公司将安然度过全球的行业整合,但像一些中小型公司,增长前景相对较为逊色。”瑞士嘉盛银行发表的报告称。

但方朋并不承认。“晶澳一直奉行保守、稳健的财务政策,我们的现金流和负债情况在光伏企业中都是比较好的。”他说,“在低潮时期,谁的现金管理的好,谁的生存机会就大,而晶澳还有约32亿元的现金在账上。”

产能放缓

尽管光伏产业在国内已经公认过剩,但包括尚德电力(STP.NYSE)、赛维LDK(LDK.NYSE)在内,仍有不少企业不断地逆势扩张。

“道理很简单,现在是各光伏企业博弈的关键时期。危机关头,谁扛过来了、谁抢占了市场,谁就是以后光伏行业的老大。”英利绿色能源(YGE.NYSE)的一位高管曾向本报记者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