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光伏企业合纵连横应对竞争

2011-07-06 07:3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天合光能光伏市场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产业园模式发挥优势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垂直一体化发展,有的仅局限硅材料上的一体化,许多占成本近20%的辅料却并不在内。而产值破千亿“天合产业园模式”的成功也归功于将其他辅料企业引入产业园投资建厂,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紧密的产业园合作这一模式。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介绍说:“从2008年之前天合就致力于垂直整合,发展产业园区模式,目前天合产业园区已经拥有了除硅料外的全部主要原料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天合在常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与各个同行和供应商共同开发建造产能过6GW的天合光伏产业园区。除天合光能外,天合光伏产业园区吸引了包括协鑫光伏、创大光伏、有则科技和千进研磨等20多家光伏组件或相关设备、原材料配套企业,其中协鑫光伏在该产业园布局了1GW的硅片产能后,还与天合签订了长期硅片及硅料供应协议,规定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向天合供应不低于7.5GW的硅片及硅料产品。协鑫是全球最大的硅片厂商,规模化效应有利于让天合进一步降低成本。”

已将许多硅片厂建到客户门口的保利协鑫中能经理吕锦标也同样表示:“我们已经把服务做到了下游企业的家门口了,这有利于降低各环节的生产成本,最终降低上网发电的价格。”

高纪凡介绍:“天合光能和产业园内的企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不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轻易改变产品价格。为了从政策中获利而去做光伏的企业,我们一般是不与之做生意的。这一模式在过去的汽车行业、半导体行业都曾存在过。”

随着产业园的进一步发展,到2015年以前,天合产业园应该会有60家配套企业进来,构建一个基本完整的以天合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包括材料、装备等一系列的配套企业。

产业带集群效应显现

新余作为新能源发展最活力的城市,一直将发展新能源定位支柱产业。其中,由新余政府牵头建立的“LDK新余产业发展带”模式表现可圈可点。新余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以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引进培育光伏企业25家,实现形成了“高纯硅料-硅锭-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产品”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10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亿元。其中,赛维LDK公司2005年11月投产,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 亿元,全球太阳能电力的1/4来自该企业生产的硅片,成为世界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新余市还与国内新材料领域最大的公司中材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年产7万只石英陶瓷坩埚生产线,积极发展碳化硅磨料、氮化硅涂层粉等配套材料产品。2010年,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7亿元。到2012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其傲人成绩足让其他省市艳羡。在人才引进上,新余也积极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LDK董事长彭小峰,创办了江西赛维LDK公司,集聚了全球 300多名高层次的光伏产业人才;引进唐任远院士,创办了从事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生产的力德风电公司,形成了风电产业;引进锂材料行业领军人才张 ,创办了江锂高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8家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了新材料产业。

正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新余产业发展带”的集群效应有效降低了光伏各产业链的成本,抵御了来自市场的波动与调整,目前,我国各省都在纷纷发展新能源产业园,其主旨也在于此。只有建立产业分工合作,达到产业合纵连横、协同作战、一起把成本降低的效果,将光伏市场越做越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合光能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