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滇沪合作投资4亿元 实现我国完整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

2011-06-13 17:34来源:中国轻工业网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云南的企业家与上海的科技人员决定联合起来攻克难关,用3年的时间,投资4亿元,建成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试线,实现我国完整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6月,云南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太阳能研究与发展中心为完成这一目标,在昆明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CIGS电池)是最有前景的薄膜电池,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实现前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实验室效率已经达到20.3%,与多晶硅电池的20.4%非常接近。自2010年至今,国际上CIGS电池的产业化组件效率纪录不断被刷新,多家CIGS企业生产线或中试线上的组件效率已经超过13%,最高达到了17.2%(日本solarfrontier)。但是,我国在CIGS电池的产业化方面发展与美国、日本、德国等相关公司还有特别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没有核心技术,由于外国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引进的技术多来源于设备企业,无法保证其技术指标的实现。导致我国在产业化方面进展缓慢。

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年日照时多达2200小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于光伏发电的主要原料硅、褚、铟等储量丰富。在太阳能利用研究上,云南省一直都处于全国的前列。在低碳发展、资源和技术三大合力作用下,云南省太阳能产业必将在“十二五”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经过云南省科技厅的牵线搭桥,云南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决定依托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技术优势和研究平台,云南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资金和资源上的优势,双方合作进行30cm幅宽高效柔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研究,解决产业化技术的关键工艺技术问题,3年内建成铜铟镓硒中试线,实现组件效率12%左右,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化解决方案。本项目完成后,将打破国外在这一高新技术领域对中国的封锁,形成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能力,使中国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多晶硅电池查看更多>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