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光伏产业:高速发展中暗藏隐忧

2011-06-11 13:50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太阳能光伏组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时,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还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对外依存度较高,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和竞争压力。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约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战略新能源产业的保护,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目前多晶硅市场价格仍处于下滑状态的情况下,国内除个别企业外,大多数多晶硅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抗衡。同时,国外企业纷纷加大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技术持续进步,均对我国产业后续发展形成较大竞争压力。

二是亟待加快标准质量等体系建设。随着产业加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逐渐暴露出一系列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光伏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尚不完善等。此外,还存在光伏产业内外缺乏有效交流互动、自律能力不强等现象,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虽然全球太阳能技术的专利量近些年总体保持稳定,由于科研机构的推动,近年来自中国的专利量逐渐增加。2000年以来,太阳能专利的大部分权利人来自日本,占45%;美国以21%排名第二;德国、中国紧随其后,分别为10%和8%。截至2008年,中国太阳能发明专利排名前列的专利权人主要是学术机构,这可能是因为政府将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研发资金主要投向了学术机构。

四是多晶硅产业出现投资过热倾向。受市场需求旺盛和对未来市场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判断的双重驱动,多晶硅近年来成为国内投资项目的热点。调查显示,国内多晶硅产业计划投资总额达1340亿元,实际投资额为470亿元;已建成项目设计产能4万余吨,在建项目设计产能6万多吨,合计约10余万吨(目前业内投资水平约为每千吨8亿~10亿元)。虽然在建项目设计产能包含了拟分步实施的多期工程建设目标,但若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资金持续投入、大量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必然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纵观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挑战巨大,但未来发展趋势向好。应该看到,对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中国在光伏产业的应用方面发展比较落后。2006~200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虽然有较大的增长率,但基数很低,2008年新增安装量只占全球的0.8%(相比中国2008年产量占全球的32.9%)。

随着《新能源振兴与发展规划》出台,若真能按预计的2020年目标达到20GW以上,则未来几年,中国的光伏市场将有翻天覆地的增长,这个数据虽然比德国、美国的预测值要小(德国预测值为44GW,美国风能+太阳能为375GW,中国风能+太阳能为170GW),但却比日本的14GW要大。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我会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着眼未来能源战略,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纵观近现代历史,每次经济萧条后的复苏,都会出现一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观念,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在本世纪,光伏技术基于其技术先进性、资源无限性和绿色环保性等特征,无疑是下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核心,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将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国家战略。

二、迅速制定上网电价补贴细则,启动“上网电价法”。只有在市场形成的初期打破市场规律,积极对并网电价进行补贴,对国内太阳能企业给予实质性的激励,才能迅速培育市场,形成有自我完善机制的国内太阳能市场。这不论从我国光伏产业的长远战略考虑,还是从顺利渡过全球金融危机的短期策略考虑,都是科学、可行的。因此,法规的出台在当前尤其显得必要和迫切。《上网电价法》在其他国家应用上具有巨大推动力。

三、加快启动国内市场,巩固扩大国外市场。中国必须实现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应用大国的战略转变。但这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并非易事。庆幸的是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提振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都让光伏产业从中受益。其中最为直接的则是,“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作为整个光伏产业终端环节,一旦大规模启动,也将直接影响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在国内光伏产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光伏市场发展却严重滞后。目前国内生产的95%以上的太阳能电池出口,国内市场开拓十分困难,市场份额提高异常缓慢。近期应在难以建设电网或水电站的无电地区,加快建设光伏电站和推广户用光伏系统;中期应随着光伏发电成本趋近销售电价,首先扩大建筑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市场,并稳步建设地面并网光伏系统;远期应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接近常规发电成本,全面扩大各类并网光伏市场。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并购和建厂等方式,巩固和发展国际市场;增强产业安全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动向,确保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四、规划、管理、技术急需强化。首先,应该提高《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关光伏产业的发展目标规划;其次,应该组建更高级别的政府专门管理机构加强规划和管理;最后,应该在“973”和“863”等科研项目计划中给予光伏产业更多的资金投入,迅速建立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光伏研发体系。但是要短时间在国内市场立刻启动也是不太可能的,需要不断努力。包括提高其在发电总量中的指标比重,同时通过补贴政策支持、鼓励太阳能发电并网,鼓励创新等等。

五、增强行业合作与自律。为加强产业协作,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建设我国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根据国内光伏企业的意愿,机电商会成立了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旨在为行业发展搭建公共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协作,加强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国内光伏产业的推广宣传和政策沟通,共同应对国际产业竞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