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国内新能源行业究竟有多少家底?

2011-04-18 15:42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如此。目前2.0-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国外风机生产巨头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1.5兆瓦。

太阳能的“短板”同样是技术。长期以来国内的太阳能技术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我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我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技术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

显然,技术和原料都没有优势。

新政刺激市场

但是现在似乎机会来了。“业内非常关注这次的日本核能危机,希望新政策能够因此尽快出台。”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王月海说。

事实上,全国各地有关新能源的政策不断推出。

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2010年《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出台,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其中,私人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购买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随后,深圳宣布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追加补贴3万元,总额达到8万元;对纯电动汽车追加补贴6万元,总额达到12万元。

眼下,北京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已经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有消息称,北京未来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将享受补贴和免摇号待遇。虽然,有专家指出政策利好的同时还需要技术保障。但是政策依然吸引了准车主们的关注。

新政真的会刺激全行业的发展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