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国内光伏巨头纷纷在美国投资建厂

2011-03-30 10:42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半年来,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的动作频频。

2010年10月,尚德电力宣布在美国凤凰城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同时,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光伏组件工厂投产;2011年1月,赛维LDK对外宣布,同意用大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此外,英利、天合光能、晶澳等光伏巨头也宣称将通过投资建厂等方式提高在美国的出货量。

与之相对应的是,SunPower、FirstSolar、长青太阳能等美国光伏巨头却热衷于在中国投资设厂。原因就是它们在本国难以盈利的情况下,看到了中国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国劳动力价格低等优势,而这些优势有望为其带来真金白银的利润。

此种境况下,国内光伏巨头为何反其意而行之,竞相选择“移师”美国?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挥师”向美欲何为?

“这些企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当前德国等欧洲传统光伏安装大国因市场渐趋饱和,开始下调其光伏发电补贴,而美国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因此,国内企业都十分看好美国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欧洲光伏行业协会上月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800兆瓦,一跃成为仅次于欧洲和日本的第三大太阳能电池市场。

“但是美国通过301法案等规定,对原产中国的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设置了贸易壁垒,这致使国内企业为开拓美国市场,而不得采取购买美国企业或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孟宪淦对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建厂也有其有利因素。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把生产线建到美国,可以使光伏产品更贴近消费市场。“这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反应灵敏度,使其对美国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及时。”他对本报记者表示。

上述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尚德电力的证实。作为最早在美国建厂投资的中国企业,尚德电力公关经理张建敏称,其在美国的投资十分顺利,今年光伏产能有望扩大到50兆瓦。 

在张建敏看来,在美国投资设厂也是一个完善生产链的举措。“美国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和原材料的最主要供应商,另外,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一些辅料也主要由美国厂商生产。”张建敏表示,通过在美国设厂可以实地了解美国的太阳能产业配套情况,把握最新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

此外,业内有说法认为,国内不断攀高的用工成本和美国较高的人均产出效益,也成为促使国内企业向美国直接投资建厂的一个动因。

“暗礁”遍布“出海”征程

对于国内光伏企业而言,“出海”到美国投资建厂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途中潜藏着不计其数的“暗礁”。

一家光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坦言,他并不看好目前国内企业到美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较之国内,在美国建生产线的用工成本、土地成本和环保成本都很高,并非一般企业可以承担。”该负责人特别指出,美国政府对企业设立的节能环保标准很高,国内企业所建工厂若不达标,他们就将为此支付巨额罚款。

在孟宪淦看来,国内光伏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将面临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

对于政治风险,孟宪淦认为,美国政府讲求实用主义,只有在不危害本土企业利益,且为其带来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好处时,才允许国外企业来本土发展;反之,便将高举贸易保护大棒加以遏制。

孟宪淦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的多为投石问路的小规模项目,尚不足以冲击该国企业利益。但随着国内赴美企业数量的增多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美国政策很可能会倾向于保护本土企业利益。由此看来,美国的政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企业在美投资的风险也会因此而增加。

谈及技术风险,孟宪淦指出,我国企业晶体硅电池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基本都来自欧美国家,中国企业要是出去,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用工成本低、国家优惠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反而还将继续承担引进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高额支出。“美国企业在本土都难以实现盈利,国内企业肯定就能比人家做得更好吗?”孟宪淦反问道,语气不无担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