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企业正文

天华阳光:引领优质中国资本和服务走出国门

2011-02-15 10:5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关键词:天华阳光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走出国门并向光伏业金字塔尖进军,形成了全球人才、专业技术、质量控制和投、融资网络;现在我们走回来,将我们创新的光伏电站运作模式介绍给大家,引领优质的中国服务和资本向海外终端市场迈进。希望同各界战略伙伴一起,打造完整的中国光伏业,实现中国光伏业全球化服务和资本的高端运作。”——苏维利

调研公司SolarBuzz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光伏需求为4GW,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7%,由此也将2010年前三季度全球光伏总装机容量拉升至10.6GW。在天华阳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维利看来,没有核心技术和终端资本通道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即便表象再繁荣,都只是虚幻的泡沫。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苏维利,一手将天华阳光打造为以光伏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融资与开发、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全球性跨国企业。

随着国内产业政策向太阳能光伏产业下游应用的偏移,在产业链下游将大有可为。于是从2009年开始,苏维利却将业务重点移回了中国,并把新重组之后的天华阳光总部放在了北京。

2010年8月,天华阳光携中财集团高调跨行合作共建光伏电站;2011年1月,宣布进军拉美市场。如今,已经在捷克、德国、西班牙、日本、希腊等国家成功开发、建设并交付或运营了数十个大型空地和商业屋顶光伏并网电站项目。

忧心的产业繁荣

太阳能一直是清洁能源的代表,绿色、没有污染,然而,一些生产这种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却被戴了“高污染”的帽子。为了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很多资本在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时,不愿意从基础核心技术做起,更多地倾向于“拿来主义”,从国外直接引入设备和技术,甚至落后设备和淘汰技术,直接导致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的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渣,对空气和土壤造成了极大污染。

造成这种困局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大都集中在产业链附加值最低的中游,上游的核心技术和原材料靠进口,下游的终端应用市场在国外。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仍然没有摆脱“世界工厂”的尴尬角色。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然而在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应用上,却远远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每年只有总产量的2%~4%应用于国内市场。

中游的良莠不齐,下游的乏力,再加上核心技术的缺失,让苏维利一度对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忧心忡忡。作为一名华人,苏维利始终希望能够通过将自身及企业在国外光伏电站开发中的经验和核心技术运用于国内,从而带动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升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华阳光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