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中国太阳能产业是否会比美国亮?

2011-02-12 13:26来源:路透社关键词:光伏产业太阳能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晶澳太阳能(Jaso)CEO方朋的微笑,让人不自觉联想起美国长青太阳能(Evergreen)CEO Michael EL-Hillow登陆《商业周刊》“封底”时的沮丧神情。 

一家是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一家是发明全新硅晶体拉制技术(stringribbon)的创新先锋,同为明星企业,甚至同样在次贷海啸中吃了雷曼兄弟的亏,一中一美两个太阳能企业领军人物的心情和表情为何反差如此强烈? 

不得不说,在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太阳能光伏产业恐怕是凤毛麟角的、中国同行能把美国同行逼入死巷的行业。 

稍早长青宣布关闭在美工厂,裁员800人,将制造移至中国,引起美国舆论轩然大波。中国企业是否仅仅仰仗成本优势?其竞争力是仍在冉冉升起中,还是正渐渐日薄西山?中国的太阳未来能比美国更亮吗? 

“我认为,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里,中国未来有机会诞生几个类似IBM、Microsoft量级的的国际级企业,”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重要活动——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唯一参会发言民营企业家,晶澳首席执行官方朋在旧金山接受独家专访时表示。虽然尚待正式公布业绩,他预计2010年全年利润破1亿美元。 

对中国太阳能企业依赖价格优势的担忧,方朋指出,如果把太阳能光伏产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中国企业在上游不掌握核心技术,但中游却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就晶澳而言,身处中游,其太阳能转化效率就领先于国际同行。“目前欧洲和美国都有企业寻求被晶澳并购,我们还在衡量,就是因为发现他们的技术不胜出,”方朋称。 

与此同时,他提到,中国目前人工快速上涨,已经是印尼等地的两倍,伴随人民币升值,既存的10%-30%汇率的优势日益削弱。中国太阳能企业制胜不可能靠独门法宝,而必须是资本、管理、成本全方位综合竞争优势胜出。 

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去年11月29日在《(中美)能源领域竞争是否成为新太空竞赛》的演讲中提到:以尚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飞速发展依赖的不仅仅是廉价劳力,而是依靠领先的生产高效率;从人才看有一批海归作为中坚力量。 

在中美竞争诸多因素中,美国对中国大手笔“资金”扶持最有异议。而有趣的是,晶澳没能“利用”到的资金支持,恰恰是帮长青解了燃眉之急。不知中国政府有没有以此为例应诉。 

长青公司宣布在美裁员计划後,CEOMichaelEL-Hillowc2011年1月底接受《商业周刊》专访解释称,次贷中殒命的雷曼兄弟是公司主要贷款银行,也拥有该公司近1/3的流动股,其破产对长青意味着3000万美元的代价。 

“我写信给国会、州议员、银行寻求帮助,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也提出希望从联邦政府取得TARP资金,但均未能如愿,”他说。这时有中国企业对长青的技术表达了兴趣,该技术创新因可令晶硅用量较主流技术降低一半而声名大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太阳能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