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地方政府圈地太阳能 光伏热之余小心“热昏”

2011-01-20 11:20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拉动,简直“一石三鸟”。 

不过,对于这种现象,新光硅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坦言,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盲目上马。 

“很多地方其实没有配套,比如说氯碱,后面的有机化合物、副产物怎么处理,如何排污,对环保承载能力如何考量等等都值得反思。 ” 

“水漂”之忧 

   对于太阳能旷日持久的狂欢盛宴,瑞银亚洲投资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欧立文直言“对太阳能投资回报持怀疑的态度”。 “太阳能要有竞争力还需要很多年份,因为资本性支出太高了。 ”他将太阳能产业与风能发电作比较,认为更看好后者在成本方面的下降趋势。 

据记者了解,目前,由于我国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原料依靠进口,因此价格高昂,而要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就必须不断提高光电转换率,短时间内却很难出现可应用于量产的大突破。由于太阳能发电装置一次性投入大,其成本大约是生物质发电的7-12倍、风能发电的6-10倍,更是传统煤电方式的11-18倍。 

除了成本高居难下外,资深分析人士代数还认为,现在各地政府投建的大量光伏电场还面临太阳能电池板难求的难题。 “现在国际上的报价是16、15元一瓦,国内是11、12元,国内电池板的生产商没有动力去提供需求方。 ” 

专家目光对准“老大难”的光伏电网发电问题。据悉,现在通过招标,光伏电网发电已经降到了一块多钱,但出于多方利益的博弈,仍高出常规的电网发电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