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太阳能光伏产业2010年大盘点

2010-12-29 11:0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转暖,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国内外光伏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

几大龙头厂商2010年的出货量大幅提升,“订单接到手软”应该是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最直接地反映。尽管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的优势继续扩大,但光伏产业结构隐患没有得到本质改变,企业受国际环境影响仍然较大。另外,国内应用市场有所扩大,但并未真正启动,应用空间仍然极其有限。未来,我国光伏发展赶超国际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作为本年度最后一期报纸,编辑选择了太阳能市场几大重点事件盘点并加以点评,希望与读者一共分享太阳能产业在这一年中的喜忧!

1

NEWS·2010

欧元贬值殃及中国光伏

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迟迟不见好转,欧元贬值加速。从2009年圣诞到2010年上半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0字头”跌进“8字头”,半年时间,欧元对人民币贬值超过16%。中国光伏行业80%以上的市场在欧洲,这个行业成为欧元贬值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对光伏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许多公司采取了套期保值的对冲手段,尽量避免损失。

点评直面危机吃一堑长一智

2010年上半年,刚有起色的中国光伏企业一直纠结于这波汇率行情中。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合同大多以欧元计算,因此在这波汇率行情中,损失极大,产品处于产业链下端,也将直接面临终端市场的需求考验。其实,汇率变化问题对于光伏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整个光伏企业就已经切身感受到了汇率的杀伤力。从2008年6月开始,欧元大幅下跌,3个月时间,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21%。汇率如此剧跌,每100万欧元的营收经过汇兑后,损失就达21万欧元。面对这种局面,业内专家建议中国企业使用金融工具,多途径对冲一定比例的欧元合同,把汇率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比如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即光伏企业与客户签订欧元销售合同后,与银行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未来结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和期限及汇率。假设约定1∶9的汇率,那么当欧元继续下跌到1∶7.5时,若光伏企业与客户交易时仍用1∶9来结算,就可以锁定光伏企业的汇率风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接受了2008年的教训,中国光伏企业在被汇率冲击中抵抗力增加了不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太阳能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