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全球光伏产业供过于求需创新保障可持续发展

2010-11-26 09:40来源:化工综合服务商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18-20日于南京举办的中国光伏大会上,国内行业巨头们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今年的总产量更是将超过全球五成。然而,全球博弈下的光伏产业即将面临新一轮供大于求的形势,而我国光伏产业虽然热潮涌动却缺乏核心竞争力,仍然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地位,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正考验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光伏产业热潮涌动明年或将供过于求

在此次中国光伏大会上,尚德电力、阿特斯、天合光能等国内主要光伏电池生产商均表示,现有的产能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巨头们均不同程度地扩张产能。与此同时,大量外部资本也不断涌入光伏产业。三星、台积电、友达光电等传统高科技企业也纷纷进入光伏产业。而行业的发展显示,全球光伏产业即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国企业需引起重视。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预计2010年我国的光伏产品制造产量将达到7000-8000兆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介绍,我国光伏产业从2004年开始快速发展,在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9年,我国大陆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011兆瓦,占世界产量的37.6%,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表示,受经济景气等因素影响,明年欧洲光伏市场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德国、捷克等国市场预计下降幅度可能与西班牙2008年因取消补贴时市场下降幅度相当。他表示,虽然来自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光伏市场增长较快,但增长速度跟不上光伏制造商们产能扩充的速度。

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自2006年以来,光伏行业一直走在两年一个周期的起伏波动中。“都是一年快、一年慢。明年增幅比今年要低得多,会出现一个暂时的供求变化。”他认为,一些新增产能若能保持理性,供过于求的局面就能相对缓和。

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顾华敏表示,虽然光伏市场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但光伏产业的巨大应用市场尚未开拓。我国多晶硅市场有一半依赖进口,因此真正的“产能过剩”说法很难成立。

--多重挑战并存考验可持续发展

我国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正在遭遇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并可能影响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在国外市场上,有些国内中小企业假冒知名品牌的案例时有发生。”高纪凡说。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瞿晓铧、施正荣、高纪凡均表示,国内几个知名品牌均接受到此类反馈,这种情况将影响我国整个光伏产业的国际形象。

“不希望看到等质量问题暴露出来后,再来伤害整个产业。国内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估计有30%左右,未来一两年,可能就有比较明显的问题发生。”高纪凡担心的是我国光伏产业如何迎接品质问题的挑战。他表示,国内大部分光伏电池生产商均未建立可靠的质量管控系统,而光伏产品要求高达25年的质量保证,但才几年就有不少客户反映中国光伏产品已出现质量问题。

光伏行业的另一个焦点问题即国内市场的启动,对此多位国内光伏企业负责人均不乐观。施正荣表示,我国95%以上光伏产品依靠国外市场,使国内一些光伏企业仅承担了多晶硅生产中高污染、高耗能的后端生产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外,从而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影响整个产业的生命力。

施正荣表示,201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保守估计”约12200兆瓦,同比增长超过65%。但目前我国企业还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端,在价值链上游,尤其是多晶硅的提炼方面,我国企业的技术和成本远远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建议,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过渡时期,国家应减弱对成本的考虑,推动国内光伏市场早日启动。常州亿晶光电科技公司总裁荀建华也呼吁,我国应尽快启动适合国情的上网电价方案,以撬动国内光伏市场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