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国际业内专家谈光伏产业的走向

2010-11-16 11:31来源:中国新能源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作为光伏产业的强国,在2005年前后取消了推行10多年的补贴政策,但随后其全球市场份额一路下滑,为了再次振兴国内的光伏产业,政府意识到补贴政策依然是避免过早让光伏发电参与和其他发电市场白热化竞争的良策。于是,在200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的光伏装机容量发展计划,并在2009年重启了补贴政策。 

德国,作为全球装机容量份额第一的国家,其一系列补贴政策不仅影响本国光伏产业的增速进程,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组件出口占90%以上的中国光伏市场。由于遭受各邦政府的反对,德国原定在7月份开始施行的削减太阳能发电补贴的计划被迫暂时延后。为了财政补贴压力的考虑,尽管最终结果是各方利益的再平衡过程,但目前的这个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所发生的任何变化无不牵动着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神经。 

从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的第一利好政策就是能源发展规划。然而,十二五规划中的能源发展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是紧密相联的,如果其他行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或经济结构依然处于“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那提出过高的能源发展指标无疑是落井下石。 

Frost & Sullivan 的研究发现,中国发展新能源的内部矛盾在于:实现能源承诺的政治决心和因过度投资和经济下滑带来的产能过剩。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引发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今年 5月底,温家宝总理在访日时指出要做好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准备,6月下旬又赴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展开密集调研,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亟需改善的首要问题。一是以铁公基(铁路、公路和基础建设)为主导的4万亿投资效力慢慢衰退,近半年来的出口受到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低迷的影响,这些只能对居民消费起到微弱作用。 

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六五”和“七五”期间占50%以上,到了2008年占到35.3%,全球平均水平在70%左右。另一方面,三驾马车中的最终消费除了居民消费外,还有政府消费。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反映,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倒是逐渐稳步上升。为此,收入分配改革被提上议程,戴着“国进民退”帽子的政府投资无疑是把钱从左口袋放入右口袋。强迫提高收入则将进一步打击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而民企能够投入的领域又通常早已产能过剩。正是这样一个处境,政府提出能源振兴规划其实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关于能源承诺的政治决心,9月份在多个省市推行的“中国式节能减排”,通过强制限电方式以确保“十一五”的节能减排任务在冲刺阶段顺利达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