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抢占发展先机 分享光伏市场

2010-09-29 14:1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短短几年,在享受到光伏产业的启动所带来的大发展、同时也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中国光伏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行业发展共识,得到了国内的广泛认可。毋庸置疑,垂直一体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企业生产链环环相扣,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改变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谁拥有多晶硅产业链,谁就能把握住光伏产业发展的脉搏。2008年多晶硅过山车式的行情令业内人士至今依然心有余悸。2009年-2010年,多晶硅价格开始回归理性,但仍不难发现,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的启动以及多晶硅原材料的继续紧缺,“拥硅为王”的状态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多晶硅行业的大飞跃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一些企业大手笔快速进驻多晶硅市场,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多晶硅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就像一块摆在眼前的蛋糕,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或正在布局,以期抢占先机、分享市场。  

  

当前,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替代的进程也越来越快。相比长期的需求,我国新能源不仅不过剩,甚至远远不够,新能源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长远看,多晶硅产业以及光伏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应该得到大力扶持。  

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下,各国政府激励政策相继出台。美国、欧洲、日本到2020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规划分别为36GW、41GW、30GW。我国即将出炉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很有可能将2020年的发展目标定位30 GW,以实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节能减排目标。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市场的刺激下得到迅猛发展。2000年—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接近50%,2009年产量为10.5GW。中国光伏组件企业也受益匪浅,产量保持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GW,占世界总量的40%,居世界首位。  

作为新能源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已经将近5年,但很大程度上仍带着浓重的光伏产品制造业的色彩,尚未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大幅萎缩。为了推动我国光伏市场发展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国家相继出台了若干扶持政策。如对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中央财政将补助20元/瓦;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边远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加快开拓我国光伏发电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中国光伏发电潜力巨大。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大约40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屋顶面积40亿平方米,加上南立面大约50亿平方米可利用面积,如果20%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安装100GW。此外,中国有着大片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漠化土地,总计约120万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装40MW太阳能电池,2%的荒漠即可安装1000GW,都远大于2009年中国650GW的火电装机量。   

多晶硅供应缺口巨大  

多晶硅是制造晶体硅太阳能的重要原材料。目前晶体硅太阳能太池在所有光伏电池中所占比例约为85%。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高速增长,中国多晶硅产业也迎来了繁荣期。2005年,我国年产多晶硅产量仅8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0.5%。在多晶硅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屡创天价的推动下,我国多晶硅产量突飞猛进,2006年产量达到287吨;2007年达到1156吨;2008年达到4300吨;2009年达到20230吨。中国多晶硅产业经过最近5年的努力,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一举解决了太阳能和电子产业原材料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成为世界多晶硅生产大国之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