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项目正文

光伏招标项目出榜难

2010-09-05 10:16来源:中国联合商报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规模达280兆瓦的国内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在经历了5天的喧闹后终于落下帷幕,最终投标结果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愿露出真面目,清一色央企不计成本的“豪赌”让这场盛宴缺少了来自民间的绚丽多彩,无论是跑马圈地还是趋利跟进。这场政府与企业的光伏博弈都让这场单调的央企角逐多了几分波澜。

  超低价再现猫腻

  光照条件最好的“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的竞标最低价:0.7288元,这是13个竞标项目里的最低价,当听到这个价格时,我们很吃惊,但与去年的敦煌项目相比,这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位接近能源局的专家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当时我们也在猜测是否还有更低价投出。”

  去年敦煌10兆瓦项目招标,当国投电力(7.51,0.01,0.13%)联合体投出0.69元的竞标价时,现场哗然之余,还有很多人都在猜测是否是恶意竞争,压价投标。后来发改委宣布中广核联合体的1.09元成为标杆电价。

  据多家媒体爆料:在去年第一轮光伏特许权敦煌招标项目中最终废标0.69元,定标1.09元之后,遭到废标的国投电力集团和英利控股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获得了位于甘肃敦煌项目地块旁边,相当于1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其上网电价也是1.09元。

  国投电力和英利联合体投出的0.69元超低价最终“因祸得福”,无疑给央企在本轮特许招标前赴后继的开出超低价解决了后顾之忧。

  相比去年的投出的0.69元,今年只是高出0.0388元,前述光伏产品制造商表示:今年的投标方比去年理性多了,投出这么低的竞标价,能否成功尚且不谈,如何盈利这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不能头脑发热只顾眼前不顾以后。薄利多销也得有个限度。

  据悉现在国内光伏组件产能大增,成本下降带来的光伏降价趋势是很明显的,国家希望继续降低上网电价,央企的超低价也许是响应国家上网电价下降趋势的权宜之计。

  央企强势出动

  光伏发电的巨大潜力和去年的超低价投标让众多央企看到了本轮招标需“不惜成本”的长远价值,而一些游戏规则也为央企中标提供了便利。

  根据投标规则,所有参与竞标的企业每参与一个项目的投标,必须要出具500万元保证金,并且押金要存满14个月。而中标企业有两年的缓冲期,即可以在两年后才开工,在这两年里光伏降价肯定有一定幅度,国内有些专家担忧光伏产品产能过剩问题会在明年中期暴露出来,届时光伏组件降价对于拉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据悉,根据规定:本轮的13个项目特许经营期为25年,单个项目不再拆分竞标,但允许竞标单位竞标多个项目,竞标单位要负责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和拆除。单个项目规模都在20-30兆瓦,总体规模和项目个体规模都比去年的敦煌项目有明显扩大,耗资几十亿,一般的企业很难有这么多的资金长期投入。

  40余家企业递交了135份标书,争夺本轮光伏竞标的13个项目。可见央企对这次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中志在必得。从投标名单中可以看出,竞标企业八成以上均为国有大型电力集团及其下属分公司,在一个项目中,甚至有同属于一个电力集团的多家分公司共同竞标。央企强势出击,角逐本轮“豪门夜宴”的决心可见。央企依靠强大财力支持前期光伏投资,长达25年的后期收益率也吸引了众多央企的目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