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8-24 10:38来源:索比太阳能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2010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于8月17日至19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阳光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徐建中研究员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党委书记马淑坤主持了8月17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郑方能,国务院参事、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大会主席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徐建中院士,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组织执委、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席姜龙赫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专家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忠贤,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组织执委、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与交通处项目主管孙鸿航,国家科技部计划司攻关处副处长高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封颖,国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研究员陈霖新,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组织执委、国家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组织执委韩国仁荷大学教授TBSeo。
会议现场
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韩国、西班牙、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投资公司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投资商和政府官员出席了本次论坛。开幕式当天上午的院士专家主题报告会由联盟理事长王志峰主持,徐建中院士,姜龙赫博士,科技部97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黄湘研究员分别主题报告发言。
会议发言采用了主题发言与自由发言结合,中外代表交叉发言等多种形式。在随后几天的分会报告中,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国际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商业化现状、商业化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材料技术、储能技术、聚光技术、系统设计、电站选址和国家政策机制等主题,分别进行了四十余场报告交流。本次大会同时举行了对所有与会代表开放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973专题报告会和太阳能光热产业战略联盟会议,使得参会代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基础研究、高技术与产业化结合方面的发展现状。
太阳能热发电具有非常强的与现有火电站及电网系统的相容性优势,可充分利用已有火电领域的工业生产能力及设计运行经验,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预测2050年热发电提供全球11%电力,成本为目前20-25%。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国内呈现大家积极参与的局面,在科技部创新联盟的组织下,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已初具雏形。特别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局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打下很好的基础。目前已经可以提供塔式和槽式电站的成套装备。科技部一直高度关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又加大了在太阳能热发电方向的科研力度。863项目1M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研发建设已经进入最后决定性阶段;太阳能热发电方面973项目也在2010年1月启动。在一系列努力下,目前我国已掌握太阳能聚光、光热转换、高温储热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内蒙50MW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招标为标志,表明产业化已经开始推动向前。此外,科技部还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郑方能处长表示,“十二五”期间,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研发投入,全面推动我国太阳能低温、中温、高温热利用技术发展。与会代表建议这样一个方向能够纳入“十二五”规划,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每年举行一次。本论坛志在为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投资商及个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和谐、资源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2日03时33分,随着110千伏安怀光热电站0#启备变送电成功,国网酒泉供电公司圆满完成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投运工作。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属于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8日,光热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办,论坛上发布了《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创新发展德令哈宣言》,600家企业将共建光热产业链,与会代表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其在全球的发展态势、光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构建作用、熔盐储热技术介绍及发展前景、共同推进发电装置产业
近日,多家光伏企业发布招聘公告,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对于运维岗位的招聘需求整理如下,其中包括电投、中广核、粤电、京能、特变电工。详情招聘信息如下:国电投新能源科技(龙港)有限公司(简称“新能源龙港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能源公司”)全资子公司。新能源公司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日,国投、中广核、中电建、中核汇能、粤电,多地区多岗位正在高薪热招中,详细招聘信息如下:国投十堰新能源有限公司国投十堰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2年3
近日,中电建、广州发展、中广核、粤电、中节能,多地区光伏岗位招聘,详情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电建新能源集团作为中国电建旗下唯一从事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的投资平台公司,已形成扎实
近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中关村新源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服务中心联合编制的《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发布。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共分为9个章节,分别为: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机遇和定位、太阳
十月初的柴达木大地,秋意正浓,美景如画。此时,正是全州上下用心学习、用情感悟、用力落实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之时。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出主要研发人员,再充分利用首航高科和华北电力大学的已有研发设施,联合研发、提高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新能源材料、储能技术及应用、碳中和等相关技术,并促进成果落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首航高科与华北电力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共建碳中和能源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开发储能技术及应用、碳中和等相关技术,并促进成果落地。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太阳的追逐从未停歇,随着全球清洁能源探索的不断加快,太阳能成为人类解决未来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而光热发电作为世界新能源利用的最前沿科技,凭借零消耗、零排放、零污染和长寿命周期的优势备受全球瞩目,在能源转型、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x1023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47%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k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来源:微信公众号“CSPFocus光热发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