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新能源无“仓库储能”的尴尬

2010-08-11 09:42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关键词:新能源储能超导电磁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牟峰指出,风场投资不能有效利用便是一个例子。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国风电并网1613万千瓦,但尚有500万千瓦未能并网。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冬天风电遭弃现象严重。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根据建设规划,到2010年,酒泉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16万千瓦,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以上。目前,甘肃风电行业发展的瓶颈已经逐渐显现。发电容易输送难、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等成为最大的制约。随着未来风电基地的建设,输运难的矛盾将更加凸显。

受访专家指出,不止风力发电,未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还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其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应用,除政策等宏观环境外,前提和关键在于高效、绿色的储能技术和产品。

储能技术的突破效应

业内观点认为,困扰能源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新能源并网问题,在近期解决无望。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这未来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都指向了同一项技术——储能技术。

牟峰介绍,储能技术是将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在需要的时候以电的形式释放。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物理储能,代表技术有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蓄冰储能等,该种储能方式储能媒介不发生化学变化,效率较低。

二是化学储能,代表技术为铅酸电池、锂电池、钒电池、钠硫电池等。此种方式的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价,不足之处在于电池寿命相对有限。

三是其他储能,包括超导储能、飞轮储能及超级电容等,这种方式电能以电磁能、动能等形式进行储存,充放电速度快,效率可以非常高。在诸多的储能类型中,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和超导储能等都处于发展中。

牟峰认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打破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和消纳瓶颈问题,能够降低配套输电线路容量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同时还能够消除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改善电力质量,降低离网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这也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研究所所长来小康指出,储能电池对国家电网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电网互动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储能电池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分跟踪负荷式和跟踪电源式两种,可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功率的平滑输出,降低功率预测偏差,也可以采用分布式储能技术解决局部电压控制问题,促进节能减排、设备应用充分高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用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对于发展储能技术的重要意义,早在2009年5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储能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就强调,发展规模储能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超导电磁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