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综合正文

太阳能回暖 国内厂商酝酿增产

2009-08-21 11:18来源:索比太阳能关键词:尚德太阳能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太阳能模块市场开始回暖﹐项目发展商投资新项目﹐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制造商正在加紧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更多制造能力。


  自2008年8月以来﹐模块价格不断下滑﹐再加上主要的欧洲市场又缺乏项目融资﹐太阳能行业爆发了一场惨烈的价格战﹐这迫使一些欧洲企业收缩规模﹐削减了新产能的发展。


  在海外竞争对手们纷纷陷入困境之际﹐中国的太阳能企业则独享着诸多优势。中国的企业不但融资更容易﹐成本更低﹐多晶硅价格下滑以及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国内太阳能产能发展的政策也让企业获益良多。


  在当前的经济低迷期﹐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刺激经济﹐并促进国内光伏制造领域的发展﹐从而给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制造商们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信贷环境。


  林洋新能源(SolarfunPowerHoldingsCo.,SOLF)负责战略规划的副总裁PaulW.Combs表示﹐非常坦率地讲﹐能从中国国有银行获得相当广泛的信贷工具﹐这显然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在世界其它地方融资相对困难之际﹐林洋新能源以及其它在中国的公司却能够获得资本。


  Combs指出﹐除了可更容易地从国有银行获得资金之外﹐成本结构的优化还让中国企业能够大幅削减模块价格﹔2008年第三季度﹐模块价格峰值时每瓦报价曾高达4美元以上﹐但现在同样的产品每瓦售价则在2美元甚至更低。


  此外﹐得益于多晶硅价格的下降﹐那些必须要在现货市场购买原材料以制造用于太阳能模块的电池的企业﹐反而没有受到高价长期合同的影响。对于包括许多中国公司在内的新入市企业而言﹐这就是另外一个有利因素。


  过去﹐有一些企业以优惠于现货市场的价格锁定了硅长期价格﹐他们签订的合同条款当时被视为是非常有利的。但眼下﹐现货市场上的硅价格则要低更多﹐这些企业无疑要承受比市价贵的多的合同价格。


  Combs说﹐身处太阳能市场价格大战之中﹐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商们能更好地应对降价对利润率的冲击问题。


  Combs表示﹐中国制造商们在定价方面越来越激进﹐试图以此赢得市场占有率、在全球市场展开有效地竞争﹔今年第二季度﹐所有的中国企业在产量上都有较大的增长﹐预计第三季度的增幅会更大。


  扩大生产的企业就包括林洋新能源和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PowerHoldingsCo.,STP)


  导致这一局面的部分原因是全球市场的反弹﹐而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大力推进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企业界和分析师都预计﹐来自中央以及省市政府的补贴将扩大需求﹔同时﹐考虑到电力行业由大型国有能源公司垄断﹐中国国内制造商将毫无疑问地成为需求扩大的受益者。


  尚德发言人RoryMacpherson﹐公司正在今年第三季度扩大生产﹐这主要是受欧洲和出口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不过﹐预计中国市场将主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增长。


  Macpherson表示﹐由于公司即将公布收益报告﹐他拒绝就生产计划进一步置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