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甘肃天水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光伏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

2016-12-15 14:49来源:天水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十三五太阳能发电甘肃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重点任务

我市在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储量方面没有优势,全部依赖于从其它省市调入,但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方面资源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要重点突出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上实现新突破。创新能源发展新形态,扎实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以智能化为基础,紧紧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一、加强能源生产供应能力建设

(一)有序发展水电

水能资源是我市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我市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境内渭河河流长约280公里,面积1167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5%,主要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和牛头河;南部地区为长江水系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4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8.5%。境内水电资源存在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1.水能资源

渭河是黄河的较大支流之一,水系发育较好,支流众多。渭河一级支流榜沙河长度为102.6公里,天然落差1708米,可利用落差132米,理论蕴藏量56兆瓦,可开发电站3座,装机容量10.6兆瓦,年发电量0.47亿千瓦时;二级支流牛头河理论蕴藏量18.4兆瓦,通关河理论蕴藏量5.8兆瓦,藉河理论蕴藏量15.9兆瓦。武山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渭河干流在武山境内的较大支流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聂河等,据统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7.2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2万千瓦,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榜沙河和大南河流域。

2.水电开发

根据全省非主要河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我市规划建设8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150千瓦,主要分布在武山的渭河一级支流榜沙河和山丹河上,具体情况见表3.2。我市水电资源有限,开发站址少,在开发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力争在“十三五”末开发以下所有规划水电站。

(二)稳步发展风电

我市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属于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与西秦岭山脉结合地带,境内山脉有东北部的龙山和南部的秦岭山脉西延部分,气候条件属东亚季风边缘区,在海拔较高的山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资源属于可利用区。自“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开展风能资源普查,根据现有测风资料,在武山太皇山、杨河乡,甘谷古坡乡,秦州杨家寺乡,张家川平安乡、张棉乡,清水白驼镇等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具有可开发潜力。

1.风能资源

前期测风资料统计结果如下,秦州杨家寺乡、甘谷古坡乡、张家川平安乡等地50米风速为6.2-6.3m/s之间,风功率密度为202-249W/m2之间,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确定以上地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武山杨河乡、清水白驼镇地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

我市风能资源根据实测数据基本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是秦州杨家寺乡、甘谷古坡乡、张家川平安乡、武山太皇山等地风能资源较丰富,风向和风能方向分布集中,风频分布整体处于低风速段,近期开发条件成熟;二是武山杨河乡、清水白驼镇地区风能资源一般,具有开发潜力;三是境内其他地区风能资源目前尚无详细测风数据支撑评估。

2.开发方式

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风能资源的分散式开发方式,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天水西部风电场(武山太皇山、杨河乡、甘谷古坡乡、秦州杨家寺),张家川风电场(张家川平安乡、张棉乡、马鹿乡),清水风电场(清水白驼镇、松树乡、王河镇、土门乡)3个区域,全市具有开发潜力的总装机容量850兆瓦。

以天水西部风电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山地风电场建设,积极推进山地低风速智慧风电场开发,因地制宜地开发中小规模分布式和用户侧风力发电项目。

(三)积极发展光伏发电

我市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境内山脉纵横,受当地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限制,不具备光伏发电规模化建设的条件,目前全市光伏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清水县作为甘肃省光伏扶贫工程试点县之一,已完成首批200户试点项目建设,这对于我市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1.太阳能资源

根据我省气象台站分布及观测范围,麦积、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气象台站均进行日照时数观测,基于西峰气象站、榆中气象站和兰州气象站的太阳辐射量观测,依据相关行业规范推算境内太阳能资源情况。

境内日照时数介于2031—2238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介于4696.29—5112.68MJ/m2之间,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评价天水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等级为丰富区,具有开发潜力。

2.开发方式

建设条件决定了我市光伏分散式开发的方式,借助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全市光伏扶贫工程和分布式电源建设。天水市备案在建光伏电站项目情况见表。

发挥太阳能光伏发电分散建设和就地消纳的优势,“十三五”期间在张家川、清水、甘谷等县规划建设一批集中式光伏发电产业园项目。借助国家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建筑屋顶资源,开展光伏发电应用。鼓励在城市建筑物和大型体育场馆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系统推广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学校、医院等具备条件的场地建成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相关建筑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将光伏发电应用作为重要元素。继续深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适时有序扩大试点范围,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等建筑就地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到2020年,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5年达到40万千瓦。

光伏扶贫是一项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工程,是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的有效途径,为此,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全省“十三五”光伏扶贫发展规划,在重点地区因地制宜确定选取户用分布式发电系统、村级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共3种光伏扶贫模式,并明确了重点实施范围和规模。

(四)合理发展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和沼气发电等。位于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凯迪生物发电厂是省内运行装机规模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秦州水家沟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已投运,我市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生物质发电厂建设、运行经验。

“十三五”期间,探索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直燃发电,继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气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增加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减少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大力推进农村沼气科学持续发展,组织开展农村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完善全市沼气生物燃气发展规划,开展农村能源综合示范村建设;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规模化利用,结合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实施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及发电工程,惠及更多的农户,提升农村能源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建设。

(五)多元化综合发展地热能

我市已探明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但探明资源点储量及热度还不宜发展地热能电站,目前主要运用于沐浴、理疗、采暖、旅游等领域。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完善地热能资源综合利用普查工作,加大甘谷等县区地热能资源勘探与评价力度,梳理地热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和可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探索地热能多元化利用方式,争取探明更多的地热资源服务于能源产业发展。在武山、清水、麦积等有资源优势的县区,创建一批以地热供暖为主和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基地、示范小区;依托已探明的武山和清水温泉资源,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汤浴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区;推进中滩地热开发矿泉水产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体系,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六)高效清洁发展火电

天水市位于我国南北火电、水电布局的交叉位置,区位优势明显,随着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天武铁路等交通项目的陆续完成,为境内煤炭调入消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十三五”期间,合理有序推进火电项目建设,建成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关停现役燃煤小锅炉,为秦州和麦积城区供暖,提高城区综合能源保障能力、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争取建成清水2×1000兆瓦火电项目,加快张家川2×1000兆瓦等火电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对工业企业的动力锅炉改造和集中供热项目的实施,力争全市煤炭用量2020年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2025年煤炭总用量控制在750万吨标准煤以内。

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利用,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减少城区燃煤消耗量,降低燃煤污染。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积极推动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做好天水海林中科科技股份公司、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天水岷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责任公司、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工企业锅炉和动力节能技改项目。

加强煤炭市场管理,统筹建设规范的煤炭专营市场和二级煤炭配送网点,实施煤炭清洁化利用,制定民用煤炭质量地方标准,推进农村煤炭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煤炭经营资格审查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禁止不符合标准劣质散煤的销售和使用。建立健全煤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煤炭储存、配送等环节环保监管。

(七)提升油气供应和使用水平

“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中贵天然气管道过境的有利条件,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优化调整用能结构。

1.提高气源供应和储备调峰能力

加快建成中贵天然气管道在境内的配套建设任务,完成在秦州、麦积、秦安、甘谷和武山等县区加气站建设、长输输气管线和城区管网敷设,以及张家川和清水县的LNG加气站建设。积极争取配套建设兰州-天水成品油输气管道,选址新建和扩建成品油储备库,提高天水成品油配送保障能力。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压缩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和《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全省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到2020年末,天水市共规划建设加气站30座,估算总投资3.6亿元。其中秦州12座,麦积10座;武山、甘谷、秦安各2座;清水、张家川各1座。开展论证建设清水、张家川县燃气输配工程,解决两县的工商业用气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气,实现全市所有区县天然气管道供应,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

加快城区燃气管网的建设,完成全部城区管网的建设,并接至各住宅小区外围,使城市燃气管网的覆盖率达到90%;城市居民、商业、CNG汽车等天然气使用率达到80%。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居民逐渐增加,规划新敷设门站至城区中压管线,新建各乡镇天然气输配站,完成部分乡镇气化工程。新建部分乡镇汽车加气站。逐步用天然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根据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对10吨以下锅炉实行煤改气;依据工业项目的需求建设输气专线。完善天水至张家川、清水的LNG汽车运输通道,制定相关运输、使用天然气的安全制度。

3.扩大天然气利用范围

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都依赖于优质能源的充分供应,我市未来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要建立在高效能源利用的基础上,紧跟能源消费新潮流,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逐步扩大天然气利用领域。

4.加油站

未来五年我市加油站发展的重点为:一是在新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通乡油路、战备公路沿线根据发展需求,布局新建加油站点;二是农村加油站(点)建设,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加大农村地区加油站点建设力度,满足农村消费需求;三是对原有老旧加油站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服务功能。

目前全市加油站总数达到130座,力争在“十三五”末,全市未布局加油站的乡镇,原则上每个乡镇布局一个加油点。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的乡镇,在布局正式加油站的同时,布局一定数量的加油点。

原标题:天水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三五查看更多>太阳能发电查看更多>甘肃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