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发布的《中国绿色建筑新纪元》白皮书调查显示,大部分绿色建筑的新增成本低于4%。在全球公认的美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LEED体系下,绿色建筑实际增量成本在在0.4%~12.5%之间。
而在回报方面,绿色建设更可谓优势明显。世邦魏理仕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五个城市中获取LEED认证的甲级写字楼项目,并将其租金和出租率表现与未认证的同等级楼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五大城市内LEED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较非LEED甲级写字楼项目均获得溢价,溢价比例在1.5%-25.7%之间,并且高出非绿色建筑0%-23.1%的出租率。
绿色建设还可获得政府额外的资金补贴。2012年财政部和住建部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分别给予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45元和80元的补贴。北京、广东、深圳、陕西等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标准。
在成本和回报可控、可期之下,绿色建筑的推广在国家“零碳”发展的新常态下,将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世邦魏理仕华北区董事总经理黄蔚也表示,新机遇下,世邦魏理仕将联合亚洲洁能资本,致力为客户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整合服务平台,帮助客户降低环境对商业运营的影响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绩效,并最终提升客户的品牌价值。
4月初,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曾回顾了今年第一季度的产业链价格,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上游产业链价格主旨一个字“涨”。与此同时,铝、铜、钢等大宗商品价格“狂舞不止”,海运上涨、汇率影响,光伏产业面临的是“完美风暴”。目前,这场“风暴”远未停歇,并且正波及至更多领域,光伏系统另一大核心设备逆变器的价格“助推器”已然按下。
--更多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关闭
Email订阅最新光伏资讯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