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日升新能源2024-11-07
传统网版(a)和无网结网版(b)对比示意图全开口钢网印刷技术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钢网,实现了100%的开口率,即在钢网的开口区域内没有任何网纱阻挡,透墨率更高,如图3所示。...太阳电池的正反面一般都会有电极,以与pn结两端形成紧密欧姆接触。在电池正面光照面上的电极成为上电极,通常会设计成栅线状,用来收集光生电流;在电池背面也有同样的电极,称之为背电极。
来源:乌兰察布市工信局2024-01-10
、负极材料订单偏少,企业开工率降低,石墨及碳素制品用电量连续四个月下跌,12月石墨及碳素制品用电量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2%,环比下降9.4%。...受到去年同期疫情部分企业开工受阻以及伊东东兴化工停用自备机组增加公网购电量影响,电石用电量同比增加明显,环比小幅下跌,电石用电量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6%,环比下降1.6%;下游市场持续低迷,石墨电极
来源:中国航空报2020-09-09
研究团队研发的电池电极为透明导电聚合物pedot:pss,中间夹着一层有机太阳能材料、外层再涂上防水的聚对二甲苯,避免太阳能电池因为风吹雨淋受损。...团队为太阳能电池调配出一款特殊的功能性油墨,其中喷墨印刷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需要克服墨盒与墨水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才能从非常小的喷嘴喷射出小小滴的油墨,也要注意油墨能否顺利转变成干燥墨膜、薄膜成品质量等等
来源:摩尔光伏2020-05-19
a 型416管式pecvd机台使用的是416石墨舟载片,相较于b型308管式pecvd使用的308石墨舟载片,其增加了长度和宽度,因此增加了工艺功率使镀膜平均功率相同,平均沉积速率相同,但等离子体整体辉光放电均匀性变差
来源:pv-magazine2019-03-04
研究小组强调,锐钛矿层是通过在玻璃上喷涂溶液而形成的,玻璃上涂有一个加热到450°c的透明电极,而板钛矿层则是由水溶性板钛矿纳米颗粒制成,因为这种墨液比传统墨液更环保。
来源:华夏时报2019-01-28
自2019年1月10日,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成新能 300080.sz”)披露其“蛇吞象”并购估价70亿石墨电极资产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下称“开封炭素”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11-29
当刮板刮过整个印刷区域后抬起,同时丝网也脱离基片,并通过回墨刀将浆料轻刮回初始位置,工作台返回到上料位置,至此为完整的一个印刷行程。 二、丝网印刷流程三、银电极银电极的主要作用是输出电流。
来源:摩尔光伏2017-11-14
浆料需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过墨性和塑性,同时浆料根据网版设计维持较好的湿重水平,以避免细栅印刷的节点发生。...丝网印刷正电极是与电池pn结两端形成紧密欧姆接触的导电材料。
来源: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015-08-03
4.通过效率测试程序卡控rs来监控印刷异常:rs主要包含四部分,硅片的体电阻,薄层电阻,金属电极电阻,欧姆接触电阻。...实验前使用的网版为400目18膜厚37线径,现优化为360目16um膜厚37线径网版,过墨性提高,浆料固定为杜邦18h,配以合适的丝印参数及产线的有效监控,明显地改善了丝印外观质量。
来源:energytrend2014-09-09
,然后在窗的两边贴上电极,就可以吸收到这些电力。...虽然这些墨是黑色,但只需涂上很薄的溶剂,比万分之一条头发丝更薄的薄膜,涂上窗户上是透明的,并不会阻挡阳光,且除了窗户外,还能涂抹在建筑物外墙。
来源:PV-Tech2014-09-01
技术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3899981.35元,主要为太阳能组件抗pid的研究、组件封装材料对功率的提升(焊带)研究、zno型透明电极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丝印磷墨法生产选择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等项目
来源:电子胶水●中国2014-01-03
下面逐一分析下:对于添加某种东西需要特定高温烧结来说是有可能的,因为基于这个正面电极的原理,他除了正常的电极外还可以做选择性发射电极即se电池,实现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硅墨技术,而且也只有这个技术当年大规模使用过
来源:科学时报2012-04-12
例如,杜邦选择性射极平台是一项具备硅墨浆料专利的解决方案,可快速转换并提升单晶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19%,搭配使用杜邦导电浆料,可制造更优异的选择性射极太阳能电池。...此外,杜邦新一代背面电极银浆,减少材料耗量达25%,降低了对银材料的依赖。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2-01
三菱材料开发出了用于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电极的ag(银)纳米墨、ito(氧化铟锡)纳米墨及sio2墨。...这些墨系将纳米颗粒分散到墨中制成,涂布在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的si层上后,可以形成名为背面电极的亚微米级厚度的薄膜。其光电转换效率可与原来的真空成膜相当。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