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化咨询2018-09-30
n型晶硅电池主要包括n-pert/n-perl电池、叉指状背接触电池(ibc)和异质结电池三大类。钝化接触技术可大幅提升n型电池转换效率,是n型电池重要发展方向。
来源:正泰新能源2018-09-30
,降低接触电阻,提升电池效率及双面率。...叠层背减反膜双面电池背面氮化硅减反叠层膜设计模拟及多次实验对比,在保证电池钝化效果同时逐步降低双面电池背面反射率,提升背面吸收率。
来源:太阳能杂志2018-08-02
图2为单晶perc双面太阳电池结构。perc电池即钝化发射及背局部接触电池,采用al2o3膜对电池背表面进行钝化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来源:太阳能杂志2018-06-29
perc太阳能电池与常规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1)perc太阳能电池在背表面有钝化介质层( 多为al2o3) 和保护层( 多为sinx);2) 常规太阳能电池铝背场与硅片完全接触,而perc太阳能电池铝背场是通过激光开窗的空洞区域与硅片进行局部接触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2018-01-17
而n 型晶硅电池则开始进入小规模量产,技术进展也较为迅速,包括使用pert 技术的n 型晶硅电池、hit 等异质结电池和ibc 等背接触电池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来源:天合光能2017-12-20
获奖专利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晶体硅太阳电池背接触电极的制备工艺,成功解决了背钝化电池局域背场的形成以及金属接触的关键技术难题,可显著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性能,从而提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11-29
值得注意的是,电极样式,如电极的形状、宽度和密度等,对于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影响较大。在电极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能与硅形成牢固的接触欧姆接触、接触电阻小;有优良的导电性;纯度适当;化学稳定性好。
来源:中时电子报2017-09-05
雷射加工困难度:利用雷射的高能使局部升华在电池背面开孔,但制程带来的硅片损伤影响接触电极。因需精准定位增加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量产化仍是瓶颈。...因此太阳能厂开始将目光放在次世代的n型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上,其中又以异质结(hetero junction with intrinsic,hjt)电池,以及指叉状背接触(interdigitated back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7-08-25
除了正面银浆的定制改进,perc电池对背面导电铝浆也有更高的要求。由于perc电池的烧结温度低于常规电池的烧结温度,在更低的烧结温度下,常规背银出现接触电阻变大,从而导致光电转化效率降低。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4-20
王文静介绍,未来单晶硅电池中n型电池的市场占比会上升,perc、hjt电池等或成未来太阳能电池市场的主体,但异质结构接触电池(hbc)电池或是未来市场的最终胜利者。
来源:首骋新材料2017-02-17
hit电池由于其工艺温度限制,与传统热扩散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电极浆料(800℃左右烧结)不同,其电极制作也需要在200℃左右进行,要求其既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同时与tco薄膜间的接触电阻又要低,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焊接拉力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11-21
除此之外,阿特斯的激光穿孔电极,有超20%的效率,天合光能的n-型背接触电池组件,电池效率21%,南京中电p-型perc电池组件,电池效率也达21%。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6-11-02
演讲先由perc的研发背景引入:常规电池背表面光学和电学损失制约了效率的提升,而钝化发射极背接触电池(perc)结构可大幅度提升电池效率:1、大幅降低背表面电学复合速率2、形成良好的内部光学背反射机制。
来源:晶科能源2016-04-28
所有的金属电极都排列在电池背面,因此正面(受光面)完全没有遮光损失。此外,p+和n+区接触电极的覆盖面积几乎达到了背表面的1/2,大大降低了串联电阻。...(2)电学损失,包括硅片表面及体内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硅片体电阻、扩散层横向电阻和金属电极电阻,以及金属和硅片的接触电阻等的损失。这其中最关键的是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它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6-03-02
提到未来正银的发展趋势,李德林认为正银浆料发展的趋势是降低单耗,降低接触电阻,减少遮光面积,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电池转化率。...光伏银浆的决战场正银光伏银浆主要分为正银和背银,正银的作用在于收集电流。正银约占电池制造成本的10-12%左右,是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据了解,正银导电浆用量约为背银的3倍,且价格高于背银。
来源:日经BP社2016-02-24
这种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并开始发电后,因为设置环境中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大幅变化,焊锡的接触不良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单元与母线之间的接触电阻升高,即使能够发电,通过这里的很多电流也会转化成热量而流失。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6-02-05
在平衡成本因素及效率追求下,下一个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电池技术就是mwt背接触电池。...位于微山县的润峰电力就将技术创新之一落在了mwt背接触技术上。
来源:科技新报2016-01-22
铜电极的特性为导电率与银相当、接触电阻优于银胶、不需高温制程技术等优势,还能进一步缩小电极线宽与增加照光面积,还可望提升电池绝对效率0.2%以上。...、n型双面太阳电池、perc电池及ibc背电极电池上。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5-11-24
(perc)电池、金属穿孔卷绕(mwt)电池、n型电池、异质结电池(hit)、背接触电池(ibc)电池、叠层电池、双面电池等;薄膜电池生产技术,拓展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范围,发展bipv构件产品,支持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生产工艺技术研发
来源:日经BP社2015-11-23
取得了许多成果,包括开发了薄片技术、异质结背接触电池单元实现了25.1%的转换效率等。...明治大学2010年度~2014年度也和丰田工业大学等一同,组成大学和企业联盟,通过高效进行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从原料制造到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全程研究开发,推动了硅原材料制造、结晶生长和太阳能电池制作等相关技术研发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