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接触电极”相关结果87
      IBC太阳能电池技术分析

      来源:摩尔光伏2020-05-25

      需要留意的是激光加工带来的硅片损伤,以及对接触电阻的影响;另外,精准对位是激光设备的必要条件,如果不采用scanner方式的激光头,其加工时间往往较长,平均每片电池片的激光加工需耗时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生产效率低...(来源:微信公众号“摩尔光伏”)ibc太阳电池最显著的特点是pn结和金属接触都处于太阳电池的背部,前表面彻底避免了金属栅线电极的遮挡,结合前表面的金字塔绒面结构和减反层组成的陷光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

      晶硅电池效率理论上限?

      来源:摩尔光伏2020-05-21

      填充因子ff影响因素表面发射极掺杂层-高或低的磷浓度;去除周边pn结和去磷硅玻璃;串连电阻rs(电极接触、金属指条宽度和纵横比大小);正面减反射膜;金属电极接触的烘烤、烧结;并联电阻rsh。

      来源:OFweek2020-05-14

      科学家们描述了典型的电浆细胞钙钛矿作为设备由一个紧凑的20 - 50纳米氧化钛(二氧化钛)阻挡层,100 - 400 nm之间嵌入层电子运输材料,如介孔二氧化钛和透明导电氧化物基质,由一个洞之后运输材料夹在钙钛矿吸收器和接触电极

      来源:摩尔光伏2020-05-12

      良好的印刷质量,能够减少金属电极与硅片间的接触电阻,影响电池的填充因子、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断栅、印刷不均匀都会导致线性电阻增大,降低转换效率。...c)串联电阻rs包括:p型硅片基区体电阻、扩散层电阻、正面电极和背面铝金属材料电阻、正面和背面形成的欧姆接触电阻;d)并联电阻rsh主要受材料缺陷、各种杂质污染和后清洗去除边缘pn结效果影响;e)填充因子

      PERC工艺升级路线及相关应用厂家

      来源:光伏测试网2020-05-09

      ,形成选 择性重掺 n++层,可降低硅片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表面复合,提高少子寿命,同时还能改善光线短波光谱 响应,提高短路电流与开路电压,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为使背面金属电极与硅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需要对钝化层进行刻蚀,目前主流工艺采用激光开槽的方式来完成这一工序。

      TopCon电池知识大全

      来源:光伏测试网2020-04-08

      常规al-bsf太阳能电池由于背面金属电极直接与si接触,载流子复合严重,导致j0偏高,voc难以超过685 mv。...25%之后的技术路线是钝化接触电池,而非其他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为什么是n型钝化接触电池,而非p型钝化接触电池,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5家HIT电池概念股票一览表

      来源:最佳股票网2020-04-08

      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用于太阳能发电单晶硅的企业之一,单晶硅的综合实力、整体产销规模位列全球前列,其中高效n型硅片市场与有率全球第一;n型电池以ibc(交叉背接触电极电池技术)和hjt(异质结技术)两大技术为主

      来源:光伏测试网2020-02-26

      经过优化的、双面介观钙钛矿电池,通过在两个子电池之间的接触区域施加大约1公斤/厘米2的压力,机械地堆积在硅底电池上。再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空穴选择层上沉积氧化铟锡对电极,并作为顶电池的后接触电极

      PERC带火的SE有哪些实现方式?

      来源:摩尔光伏2019-06-24

      这样既降低了硅片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又降低了表面的复合,提高了少子寿命,从而提高转换效率。...这样的结构有以下三个优点:(1)降低串联电阻,提高填充因子电池的串联电阻由栅线体电阻、前栅与硅表面的接触电阻、扩散层薄层电阻、硅片体电阻、背电极接触电阻和背场体电阻组成。

      来源:光伏荟2019-05-21

      同样如果出现内部的焊接失效,或者接触电阻升高,虚焊,导致局部焊接的电流集中,这也将形成电流集中,出现严重热斑。...若采用目前便宜的铜球外包一点点银粉,短期测试应该可以过,尤其基于当前的iec测试方法可能会通过测试,但实际这个接触面的变化及最终的接触电阻对组件后期的影响还没有被第三方和客户重视,这对电站的长期性能风险提出挑战

      日托光伏吴仕梁:“MWT+”高效技术的应用及优势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9-04-11

      mwt电池结构的主要特点:电池正负电极分别在电池片的正反两面,在电池片上设计贯穿电池片的孔洞;利用导电浆料将这些孔洞填充从而将正面的电极引到背面;将引到背面的相应区域与背电场进行隔离,这就是mwt背接触电

      长跑者,中来股份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9-04-02

      2018年底,中来将pert产线改造升级成钝化接触产线,中来光电联席总经理刘志锋博士介绍,n型双面钝化接触电池,易兼容现有n-pert产线,可改善perc电池背面电流集聚现象,显著降低电极接触区域复合速度

      亚化咨询:PERC效率突破24% 金属化浆料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来源:亚化咨询2019-02-19

      该技术在金属栅线与硅片接触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而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这样既降低了硅片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又降低了表面的复合,提高了少子寿命。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10-25

      用新型电荷选择性材料与晶硅基片形成非掺杂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可避免掺杂所需要的高温工艺,但这类材料本身空穴迁移率低、硅接触面性能差,以及存在硅/金属电极接触电阻高等问题,限制了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

      来源:光伏事2018-09-25

      研究表明,利用ti的高粘滞性制备的ti (10nm)层能够完整共型地覆盖在钙钛矿表面,有利于降低电极接触电阻,并且能够有效抑制阴极金属在钙钛矿器件中的扩散,从而有助于保护器件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

      来源:太阳能杂志2018-08-02

      perc电池即钝化发射及背局部接触电池,采用al2o3膜对电池背表面进行钝化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由于n+磷背场代替常规p型硅太阳电池用铝浆印刷技术形成的铝背场,背面电极也采用与正面电极相同的栅线结构,使电池前后表面都能吸收光线,实现双面发电。

      来源:太阳能杂志2018-06-29

      文献的研究发现,具有适当融化温度和润湿能力的玻璃粉,有助于降低银电极体电阻和接触电阻,增加焊接拉力,是获得最佳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这对浆料的要求较高,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低的接触电阻、良好的印刷性、良好的附着力等。

      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研究

      来源:摩尔光伏2018-05-28

      这样既降低了硅片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又降低了表面的复合,提高了少子寿命。...发射极掺杂浓度对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是双重的,采用高浓度的掺杂,可以减小硅片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但是高的掺杂浓度会导致载流子复合变大,少子寿命降低,影响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来源:天合光能2017-12-20

      获奖专利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晶体硅太阳电池背接触电极的制备工艺,成功解决了背钝化电池局域背场的形成以及金属接触的关键技术难题,可显著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性能,从而提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片科普系列——丝网印刷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11-29

      值得注意的是,电极样式,如电极的形状、宽度和密度等,对于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影响较大。在电极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能与硅形成牢固的接触欧姆接触接触电阻小;有优良的导电性;纯度适当;化学稳定性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