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硅片企业正文

出货200GW,“尺寸之争”落幕 TCL中环又赢了!

2025-04-01 09:14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燕七,桑桑关键词:TCL中环210硅片光伏硅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5年3月,TCL中环宣布210硅片累计出货量突破200GW,这场持续五年的光伏尺寸之争也终于迎来终局。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210及210R尺寸产品合计渗透率将达58.4%,正式完成对182系列的全面迭代。从“争议”到“共识”,TCL中环以210硅片为支点,撬动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技术革新”。

技术破局:大硅片开启大功率时代

回望这场“尺寸革命”,210硅片以及整个210尺寸阵营能取得成功,绝非偶然。

回溯至2019年,彼时硅片尺寸正处于持续更迭的动荡期,158、161、163、166等规格频繁交替,行业在尺寸迭代的裹挟下,不得不频繁停产进行技术改造。与此同时,光伏平价上网在即,但硅片在功率提升上已渐近瓶颈,度电成本(LCOE)下降势头疲软,突破乏力,亟待一场变革来打破僵局。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TCL中环精准洞察到:只有突破尺寸限制,才能充分挖掘光伏组件的功率潜力。于是在2019年8月,TCL中环果断出击,率先推出边长210mm的硅片,一举打破了行业近十年固守的156-166尺寸桎梏,正式开启了光伏“大尺寸”时代。

当时,210硅片的出现堪称“蛙跳式”创新,这也不可避免地与中间型号182尺寸引发了激烈争论。毕竟更大的尺寸,意味着制造难度飙升、晶圆要更薄,产业链适配也变得更为复杂,加之210硅片对电池产能有更为苛刻的要求(需要升级甚至更换设备),一时间,质疑声、观望声不绝于耳。

事实上,TCL中环的这一决策,并非盲目冒险,而是基于“第一性原理”准确判断。一方面,半导体硅片从6寸、8寸发展到12寸的历程,充分证明了大尺寸在降低单瓦成本上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光伏平价上网压力增大,整个行业都在探寻降本增效的终极路径,而唯有通过高效率、高功率、低成本的协同创新,才能实现这一目标。210硅片的诞生,恰好契合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210硅片一经问世,便直接助力光伏组件功率实现跨越式发展。p型时代,210组件功率成功突破500W、600W;进入n型时代,210组件更是迈向700W+,直逼800W+。要知道,以往组件功率提升100W,需要耗费8~9年时间,而210硅片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就推动光伏组件实现了从400W到700W的“三级跳”,彻底颠覆了行业认知。

210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大”,更在于“薄”。2021年2月TCL中环发布《关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规格创新降低硅料成本倡议书》,彼时,市场主流硅片厚度维持在170μm。TCL中环率先表态愿携手下游客户,逐步推动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单晶硅片的规模化应用。发展至2024年,不仅110μm半片硅片实现量产,100μm也已具备量产能力,并完成了80μm超薄硅片研发储备。

“硅片每减薄10μm,可降低硅片成本约5%。”TCL中环技术团队的目标清晰:通过技术创新、工艺进步以及智能制造体系深度融合,开发“DeepBlue”+AI模型,提升柔性制造能力,实现了多品类工艺配方自由切换,并将硅片“厚度红利”利用到极致。

此外,210配套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应产能的扩张也在验证着其选择的正确性。2020年,在TCL中环的倡议下,包括天合、通威、爱旭在内的39家光伏企业组成“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共同推进210的产业化。2023年12月,联盟升级为“7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规模也壮大至近100家。

由TCL中环倡议构建的生态联盟,通过“大尺寸、高功率、高效率”三大核心技术纽带,陆续在接线盒、玻璃、逆变器、跟踪支架等关键辅材设备领域完成210尺寸体系的标准适配,为行业发展营造了更具协同效应的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MBB多主栅技术、无损切割工艺、高密度封装技术等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不仅实现了从硅片生产到组件应用的全链条技术突破,更通过开放式生态合作模式,全面推动着光伏行业自主创新与协同发展。

持续赋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作为一项前瞻性技术,210的可持续成长性不止于此。在n型时代,在高功率和高效率双buff加持下,210硅片带来的大尺寸红利仍在持续。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4—2025年)显示,2024年210方片及矩形尺寸硅片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45%,进一步夯实主流地位。TaiyangNews2025年3月版《TOPSOLARMODULESListing》则直观体现出,全球范围内实现700W及以上功率的TOPCon和HJT组件产品均采用了210硅片,可见,硅片的长尾优势仍在释放。

2022年以来,210硅片与TOPCon技术深度融合展现出的乘法效应,实现了效率、功率、成本的三重突破,奠定了TOPCon未来三至五年的主流地位。而随着TOPCon的效率逼近极限,叠加BC技术将有助于其进一步释放潜力。业内预测,在3~5年内,TOPCon的产线可能会向BC方向转变。

在这又一变革中,210技术再次彰显出其兼容性强、开放性高的技术平台优势。在此过程中,TCL中环依托“G12产品技术平台”,不断推进材料技术研发及工艺升级,为行业带来更高上限。基于在硅片领域数十年的深厚积淀,TCL中环将持续为全n型技术注入活力,为后续TBC(TOPCon+BC)、HBC(HJT+BC)产品的升级迭代和大规模商业化推进持续赋能。

据了解,TCL中环所属组件品牌TCLSolar已面向全球客户推出多款TOPCon、BC等组件产品,持续释放210硅片为全N型带来的技术价值。

当前,以210硅片为载体的光伏产品广泛应用于屋顶、山地、沙漠、海洋等全球各类场景中,为用户带来高价值。面向未来,在210的引领之下,行业将继续围绕高功率、高效率、低成本的主旋律进行迭代。前不久,天合光能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组件,峰值功率达808W,这是210硅片助推光伏组件迈向800W时代的重要标志。

从单晶对多晶的替代,到210对182的超越,TCL中环的每一次“跨越”都基于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200GW出货量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行业继续朝着n型、高功率+高效率发展的浪潮中,这家以“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底色的企业,正在用行动持续证明:光伏产业的终极竞争,从来都是技术远见与生态格局的较量。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燕七,桑桑

为探讨光伏及储能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2025年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将于江苏南京召开“ 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 ”,携手行业各方共谋、共思、共享,共同促进分布式光储高质量发展。

— END —


原标题:出货200GW,“尺寸之争”落幕,TCL中环又赢了!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燕七,桑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TCL中环查看更多>210硅片查看更多>光伏硅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