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意见》指出,强化政策供给,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关键材料及装备、太阳能电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绿色新能源细分赛道,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通用新材料细分赛道,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数智新装备细分赛道加快发展,做强一批电商平台,做大一批商贸企业,做优一批文创产品。力争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新型储能、绿色材料等行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实施清洁生产,积极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数据中心等。支持企业参加国家、市级重点双碳等试点示范项目创建。鼓励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ESG评价。力争到2027年,单位产值能耗每年下降1%,绿色工厂达到30家。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沪奉府发〔2024〕20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海湾旅游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7日
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五届区委九次全会精神,更好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具有奉贤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普惠+专项”分层分类政策体系,系统推进“五个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做强做大做优“4+N”产业集群,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奉贤篇章。
二、聚焦强链补链,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巩固壮大产业链条。聚焦美丽大健康、绿色新能源、通用新材料、数智新装备等主导产业,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引进产业链相关企业,特别是链主型、总部型、创新型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着力推动企业回归注册地经营。鼓励链式招商,支持链主企业、园区运营主体等发挥聚合效应,引荐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和特色园区打造。强化专业招商,认定和签约一批专业招商平台,合作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优质商贸业。实施资本招商,深化“基金+基地”发展模式,有力推动国资国企参股基金向奉贤引入优质项目。力争到2027年,规上工业产值迈上3600亿元台阶。(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国资委、区经委)
(二)助力企业加快成长。助推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做强龙头企业,支持投资并购做大主营业务、规格升级为总部型机构。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鼓励“小升规”“规升强”,推动提高工业产值、服务业营收和商业销售额,扩大进出口规模。培育未来产业,聚焦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智能等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发展。加快优质项目建设投产,推动强链补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在前期费用、租购空间费用、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加大支持。推进“零增地技改”,鼓励存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进行生产改造提升。力争到2027年,专精特新企业总量达到1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50%。(责任部门:区经委、区投促办)
(三)优化提升产业生态。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做好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和运营一批产业孵化平台,积极打造高质量孵化器,为创业创新创造提供高质量实践场所,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完善综合服务体系,鼓励法律金融、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科技转化等服务机构落户和发展。加大专业服务供给,支持各类主体建设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检测认证等服务。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依托一网通办和“AI”等平台技术,提升免申即享比率,逐步实现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通。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一镇一特色”空间格局。力争到2027年,新增5个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经委、区数据局、区市场监管局)
(四)提升细分赛道发展优势。强化政策供给,推动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基因和细胞治疗、体外诊断试剂及设备、化妆美品、精致食品等美丽大健康细分赛道,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关键材料及装备、太阳能电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绿色新能源细分赛道,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通用新材料细分赛道,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数智新装备细分赛道加快发展,做强一批电商平台,做大一批商贸企业,做优一批文创产品。力争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责任部门:区经委、区科委)
三、聚焦创新转型,加速产业高端化发展
(五)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五个创新”,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核心作用。补齐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大科学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打造高标准创新载体,建设一批联合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深化创新场景应用示范,鼓励企业将新技术、新产品在奉贤落地验证或示范应用。力争到2027年,区域创新发展综合优势显著增强,每年开放新技术应用场景不少于30个,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达30家。(责任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数据局)
(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鼓励企业持续开展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创造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创建高水平知识产权、质量标准和品牌示范。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经营能力,成为细分领域“小巨人”“单项冠军”。支持企业自行或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塑科技项目发展培育机制,构建更加科学的“共识+非共识”项目遴选方式,变“前置准入”为“后期评估”。力争到2027年,新增单项冠军、独角兽和科创上市企业等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600家。(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经委、区市场监管局)
(七)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科技进步需求,开展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创新研发。完善“企业出题、政府搭台、高校解题”机制,协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支持开展技术转移交易,促进技术市场活跃发展。发挥区产教融合专项发展资金激励作用,推动一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落地和发展。力争到202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亿元。(责任部门: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委)
(八)支持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自行或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数字化诊断。支持创建“灯塔工厂”“智能工厂”“工赋链主”,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标杆工厂等。支持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数据安全能力等成熟度模型贯标。落实“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提升数字服务供给能力,培育数字服务生态,优化数字运营基础设施,深化数据要素赋能,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2027年,新增市级智能工厂20家。(责任部门:区经委、区数据局)
(九)支持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新型储能、绿色材料等行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实施清洁生产,积极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数据中心等。支持企业参加国家、市级重点双碳等试点示范项目创建。鼓励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ESG评价。力争到2027年,单位产值能耗每年下降1%,绿色工厂达到30家。(责任部门:区经委、区发改委)
四、聚焦要素保障,加速产业协同化发展
(十)加大产业用地供给。支持企业通过弹性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获得项目土地,依托集体土地入市及统筹利用、楼宇分割销售等政策,多种模式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保障。(责任部门:区规资局)
(十一)保障产业空间需求。鼓励低效产业园区整体转型,支持存量产业用地二次开发,加快新增产业用地出让,“应保尽保”优质项目用地需求。支持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加快闲置商办楼宇去化。建设一批高品质智造空间,支持具有“高轻净”特点的企业“工业上楼”。力争每年新增和消化利用制造业用地2000亩。(责任部门:区经委、区规资局)
(十二)推进载体品质提升。加快美丽园区建设,鼓励园区升级道路管网、水气能源、数字基建等设施配套,满足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需求。支持旧厂房拆除重建,优化空间结构,改善形象面貌。(责任部门:区经委、区规资局)
(十三)加快人才资源集聚。围绕南上海人才高地建设,落实好高端人才落户政策,优化特殊人才落户通道,深化人才租房补贴、购房优惠、医疗服务、子女就学等政策保障。大力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创平台,高水平举办“海聚英才”等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加快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企业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招聘管理和创新类优秀人才。力争到2027年,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0家,新增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400个以上。(责任部门:区人才工作局、区房管局、区教育局、区科委、区经委)
(十四)夯实资本要素支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国企加大对科创企业“种子轮”“天使轮”投资力度,支持链主企业组建专业化产业基金投资上下游潜力企业,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支持股权投资基金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奉贤非上市企业。鼓励优秀企业赴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上市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等渠道获得政策性担保贷款。探索“先孵后投”“先投后股”等模式,试点债权、股权灵活转化,实现科创投资循环接续。力争到2027年,政府引导基金撬动规模超300亿元,投资科创项目超100个。(责任部门:区国资委、区财政局、区投促办)
五、聚焦资源整合,加速产业融合化发展
(十五)推动商务资源融合。推动内外资融合发展,加大利用外资,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鼓励新设外资企业和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支持创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等;大力发展外贸,完善与财税、金融、产业协同的政策体系,支持外贸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增强出口安全保障,鼓励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取得AEO高级认证资质。推动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发外包、检测认证、软件信息、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服务型制造”转型力度。加快消费城市建设,做优文创产业,支持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塑造各具特色的消费新地标。力争到202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站上1500亿元新台阶。(责任部门:区经委、区委宣传部)
(十六)加强专业资源整合。支持有助于主导产业更好发展的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建设和运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举办具有国际国内和行业领域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发展论坛、供应链发展大会、总部年会等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高级别展会。(责任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投促办)
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本意见精神,研究制定贯彻实施细则。与区内其他同类政策有重复的,按照“从优、就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本意见有效期三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9日,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宁波富达此前拟以现金方式通过股权受让或增资的方式,取得宁波晶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同时晶鑫材料的股东侯小宝通过向上市公司委托或让渡不少于6%表决权的方式,保证上市公司拥
5月7日,亿钧耀能光伏三期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据介绍,2020年亿钧耀能分三期启动光伏新材产业园建设,总投资100亿元,产品涵盖光伏基板、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面板等全产业链。光伏园区已完成总投资70多亿元,此次三期建设20条基板生产线和16条面板、背板生产线,采用全球领先的超薄光伏压延技术
日前,金阳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金阳泉州)已与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义乌晶澳)及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福建金石)就义乌晶澳与福建金石拟成立合资公司订立4吉瓦(GW)混合钝化背接触(HBC)升级改造项目合资协议。根据协议,义乌晶澳及福建金石同意于中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7日,亿钧耀能光伏三期项目投产仪式顺利举行。据了解,2020年,亿钧耀能分三期启动光伏新材产业园建设,总投资100亿元,产品涵盖光伏基板、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面板等全产业链。光伏园区已完成总投资70多亿元,此次三期建设20条基板生产线和16条面板、背板生产线,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吉林省长春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长春日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尘车间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根据公示,项目位于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长智光谷产业园西地块A1栋,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237平方米,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研发。详情如下:长春日耀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16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消息一出,关于隆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1年零5个月,提升0.95%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
4月23日,ST聆达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85.72万元,同比下降89.94%;归母净利润为-2692.13万元,同比增长37.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1.65万元,同比增长46.32%。公告提到,2025年2月27日至2025年2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原控股股
日前,云南省广南县2024年第二批、第三批新能源项目优选投资开发主体公告。具体来看项目范围,第二批为已列入《云南省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规划清单的4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1万千瓦,其中:坝庄村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3万千瓦;石尧村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
日前,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首次在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发展公司的铁路专用线上亮相,填补了西南地区氢能铁路货运交通空白。据悉,该铁路专用线是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配套工程,全线长2.64公里,设计年运量800万吨,这也是由山西美锦能源集团与六枝特区政府联合打造的“零碳
在全球能源转型及“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迅猛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储能行业电力储能装机累计规模突破百吉瓦大关,达到137GW。然而,安全事故频发成为行业痛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超80起,其中热失控占主因的75%。传统储能温控系统存在
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揭晓。中船科技首次参评便以品牌强度847分、品牌价值25.28亿元的成绩跻身“自主创新品牌”榜单第11位,彰显了强劲的品牌发展势能。“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晚间,斯莱克发布公告,公司与烟台力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华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协议内容,斯莱克与力华电源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围绕46系列大圆柱电池及市场推广、商务、商业信息资源
三峡能源5月12日发布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指出,南疆基地初步计划2025年基地配套煤电项目开工,基地电源项目建设将与外送通道建设进展协同适配,保障基地新能源、支撑调节电源、输电通道“三位一体”同步建成。三峡能源聚焦陆上大基地、海上风电引领者两大重点,加快
“系统监测到江北光伏发电出力激增,建议立即调整设备功率。”4月20日7时,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终端发出预警。此时距午间用电高峰还有4个小时,系统已推演出未来12个小时的电网运行趋势,精准锁定相关线路的潜在过载风险。近年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
日前,新疆克拉玛依政府发布光伏系统集成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公告。项目名称:光伏系统集成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行业类别:装备制造预计总投资:5亿元建设地点: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云计算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内容:计划打造一座集研发、设计、制造、测试、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光伏
5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2025年第30号令,《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经2025年4月10日第20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将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由五级压减为三级,一级不变,原二、三级合并为二级,
近日,广西发改委向各大发电集团,相关新能源发电企业下达《关于填报新能源项目成本调查表的函》。文件显示,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合理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方案,请你公司以广西区域范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南网储能披露公司5月7日-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136号文取消了强制配储政策的出台,南网储能认为,136号文取消了新能源企业的强制配储要求,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发展。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客观存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1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根据答复文件,浦东新区推进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光伏60万千瓦以上,截止2024年底已完成55万千瓦;四是完善企业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浦东新区共有6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
3月2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智算中心用能管理系统升级,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和新型储能,用足用好我市分时电价政策,通过调节用能行为降低运行成本。原文如下: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相关委、办、
3月24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应将所有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纳入涉网安全管理范围,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2025年6月1日以后投产的新能源和
3月12日,上海浦东新区发改委发布《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浦东新区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已累计完成55万千瓦,计划“十四五”完成60万千瓦以上。原文如下: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87号提
3月1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印发《美丽青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光伏+”专项工程,本区光伏备案项目11.7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9.4万千瓦以上。推动氢能多元化利用,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园,积极推进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示范。开展风能、生物质
3月12日,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上海市粮仓光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统筹粮食领域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产业链协调管理,建立以市场化竞争配置为主的项目开发管理机制;支持引入有实力的第三方新能源企业打包式、跨行业承接粮食领域光伏改建项目;鼓励粮食领域企业自
2月20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资金奖励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办法》明确的支持范围、支持方式和奖励标准、申报程序等要求,各区发展改革委按半年度组织电网企业、投资主体做好项目初审和转报工作,于2025年3月10日和8月底前将截至申
2月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上海碳普惠分布式光伏发电第八批减排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第八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碳普惠减排项目共计38个。原文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上海碳普惠分布式光伏发电第八批减排项目的通知根据《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开发与
1月23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于上海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6.3亿吨、成交额430.2亿元。加快能
1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建陆上风电和光伏电站(6兆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项目),陆上风电在2026年6月前核准,光伏电站在2026年6月前开工。原文如下:关于做好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