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31省区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能源发展部分内容截取如下:
1.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费提高0.5%
2024年重点任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加快推广绿色建筑,抓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统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打造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的绿色家园。
2.天津:以绿色标准促进企业有序实施清洁化生产和节能降耗改造
2024年主要目标任务:鼓励新能源企业、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参与企业绿色化改造,以绿色标准促进企业有序实施清洁化生产和节能降耗改造,新创建20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
3.河北: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
2024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0家。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风电光伏项目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
集中精力抓投资上项目。谋划储备一批水利、能源、防灾减灾等项目。聚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4.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
2024年工作安排: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做好能源保供。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5个在建煤电项目建设,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30万千瓦,加快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地热能、生物质能,电力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开工建设大同—怀来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推进4个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再核准2个项目。开工建设2座新能源汇集站。
5.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
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着力强化节能降碳。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绿电生产样板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
6.安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
2024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广“光伏+”综合应用。实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行动,支持亳州、合肥高新区开展国家碳达峰试点,支持淮南等地开展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增强能源保供基础能力,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
7.江苏: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
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市场化交易,创新发展碳市场、绿电市场。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支持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8.浙江: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绿电装机占比85%
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聚焦聚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统筹推进电源、电网、储能、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绿电装机占比85%;新投产电源项目装机1200万千瓦。加强能源供需运行调度,做到有能可用、应保尽保。深化电力、天然气体制改革,完善绿电交易机制。
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支持省级以上园区开展新一轮循环化改造,建设一批低(零)碳园区、工厂、农场。
9.辽宁:全力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利用
2024年工作安排:支持阜新、朝阳发展陆上风光新能源。坚决打好低碳转型持久战。稳步实施碳达峰行动,支持沈阳、大连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推进钢铁、石化、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工业园区。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支持沈阳打造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地。全力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利用,发展壮大氢能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徐大堡、庄河核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朝阳、兴城、大雅河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沈阳、大连先进储能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强省。
10.黑龙江:开复工新能源装机规模1200万千瓦
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设嘉泽中车储能电池制造等10个以上超百亿元产业大项目,推进大庆圣泉硬碳负极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打造5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开复工新能源装机规模1200万千瓦。
11.四川:大力推进雅砻江等清洁能源走廊建设
2024年工作安排建议: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开工建设45个风光项目,加快“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和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等项目进度,大力推进雅砻江等清洁能源走廊建设。
12.重庆:因地制宜打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主要任务:因地制宜打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工业、城乡、交通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和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有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低碳数字能源试点示范,打造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装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制造、装配式建筑,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
13.云南: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
2024年重点工作:稳能源电力。增煤电、扩光伏、优水电、配储能、强电网,力争供应电煤3500万吨以上,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确保托巴水电站投产,力争红河电厂建成发电。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14.海南:启动海上风电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2024年工作安排:开工海上风电、文旅消费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引领性强的产业项目,工业投资增长8%。启动海上风电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培育风电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汽车等产业链。鼓励养殖用海与海上风电场、休闲渔业等融合发展。
15.甘肃:加快风光电大基地项目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
2024年重点工作:加快风光电大基地项目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争取再开工2-3个抽水蓄能项目。支持酒泉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甘南建设甘肃南部新能源基地。争取陇电入鲁早日投产、陇电入浙开工建设、陇电入川核准推进。
稳妥有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口,促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立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
16.广东:围绕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稳步实施碳达峰行动
2024年工作安排: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进阳江青洲、汕头勒门、汕尾红海湾等项目建设,新增装机规模200万千瓦,打造广东海上风电基地。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围绕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稳步实施碳达峰行动,布局发展一批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
17.广西: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装机比重
2024年主要工作: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持续开展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做大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装机比重。
18.西藏: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2024年工作安排:持续推进金沙江上游、藏东南等清洁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设立以专项债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专项资金,确保建成电力装机增长25%以上。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供暖供氧工程。
19.内蒙古: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4000万千瓦以上
2024年工作安排:我区4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经全部纳入国家规划,要开足马力、加快建设。
加快实施电力系统强网、外送、联网工程,建成张北至胜利、巴林至奈曼至阜新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工程,全面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新能源接入能力。
锻长板,就是要锚定“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目标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开发要扩量提速,消纳要破解瓶颈、坚决防止大规模弃风弃光,新型电力系统要加快构建,绿电绿证交易要全面推开,新能源装备制造要加力提效、量质齐升。新能源全产业链要力争完成投资3000亿元,新增装机规模4000万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实现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的目标,力争新能源装机新增规模、在建规模、总体规模保持全国第1,总之全国新能源头把交椅不能丢。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集中力量打造乳制品世界级集群,硅晶新材料及光伏制造等3个国家级集群,风电装备、氢能制造、新型储能等9个自治区级集群。
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积极推广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支持鄂尔多斯建设“光伏长城”,推进农光互补、牧光互补。
“变废为宝”我区大有文章可做,要一手抓粉煤灰、煤矸石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转化利用,一手抓退役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支持包头风电退役装备资源化再利用示范区建设。深化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先进技术示范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20.吉林:促进增量绿电80%以上就地转化为实物产品
2024年工作安排:拓展延伸集风电整机、电机、叶片、储能等设备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
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增量绿电80%以上就地转化为实物产品,推动新能源与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增量配电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绿能产业园区。鼓励头部企业或联合体作为绿能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主体,以绿色零碳、电价优势吸引企业投资入园,真正把绿电打造成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的独特竞争利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碳市场建设,开展林草碳汇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1.上海: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2024年主要任务: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新建1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着力降低电力峰谷差。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
22.福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产业
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加快推行,绿色生活成为时尚。健全减污降碳约束机制,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新型储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支持漳州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23.江西:促进再生资源清洁回收、资源化利用和集聚发展
2024年工作安排: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科学有序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开发应用,加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创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再生资源清洁回收、资源化利用和集聚发展,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24.河南: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
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加快豫东南高新区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外电入豫新通道,实施10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健全微电网、增量配电网运营机制,降低工业综合用电成本。
25.湖北: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城乡等10大体系
2024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切实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着眼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城乡等10大体系,扎实推进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枣阳风电产业园、汉川电厂四期等76个重点能源项目,实施低碳城市、“气化长江”等重点工程,依托“中碳登”系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
26.湖南:加快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开发建设
关于2024年工作:放大基础设施投资,不断优化和夯实铁路网、公路网、水路网、电力网、算力网,重点抓好新型电力系统工程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抓好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结构,积极培育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三区三厅”示范工程。
27.贵州:在乡村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
2024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在乡村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电力总装机超过8900万千瓦。推动清洁能源入黔。
抢抓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实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推动煤电联营、煤电和新能源联营。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探索“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
28.陕西: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
2024年重点工作:稳步扩大电力外送规模,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把发展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链长制,加快产业基础提升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产值分别突破2500亿元、1800亿元、1000亿元和1000亿元。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利用,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推动地热资源利用。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绿电交易市场等平台建设。
29.青海: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电力消费体系
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统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建好零碳产业园区,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节能改造,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先行先试,深化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和示范县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电力消费体系,落实国家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深化林草碳汇试点,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建设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基地。增强清洁能源等绿色发展动能。谋划储备生成一批优质投资项目,深挖清洁能源、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等领域投资潜力。
30.宁夏:尽快实现新能源总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
2024年重点工作: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整体战。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推动能源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十大重点任务”,全面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新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成宁东“绿氢产业示范基地”。
切实强化能源安全。有效实施资源能源增产扩能计划,切实加强产业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盐池千亿级大型气田和油田开发建设,加快40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系列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全区煤炭总产能超过1.4亿吨、电力总装机超过720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油气当量达到200万吨的目标。
31.新疆: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
2024年主要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哈密北、准东、喀什、若羌等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哈密等4个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见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5月21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这项历时160余天的超级工程,以“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突破,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输送容量提升40%,单回线路最大载流量达4000安培,相当于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一条“超级电力走廊”。跨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工程技术服务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T251100130375)项目所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招标条件本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工程技术服务重新招标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招标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招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消息,云南省保山施甸县水长600兆瓦/1200兆瓦时储能电站正式投产并网,是云南省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作为云南电网“十四五”能源规划的重点项目,能以600兆瓦功率进行充电或放电,最多可存储1200兆瓦时电能。水长储能电站可与当地光伏
5月21日22时23分,随着500千伏至福甲线合闸成,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的首条线路建成投产,标志着海南电网网架迭代升级进入快车道。该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和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建设清单,对构建海南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具有里程碑意义。500千伏至福甲线总投资约7.37亿元,线路全长124.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卧龙英耐德与中建四局新能源公司正式携手,双方将凭借各自优势,在新能源绿氢赛道上并肩疾驰,共同开启新的征程。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发电制氢技术展开全面、深度的合作。在技术研发方面,共同投入资源,攻克行业难题,推动AEM制氢设备技术升级,提高制氢效率与
川能动力5月16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调整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函》,因工作调整,何连俊不再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长职务,且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鉴于新任董事长的选举工作尚需经过相应的法定程序,何连俊目前仍
5月17日11时35分,河南电网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创新高,达3625万千瓦,其中风电1264万千瓦、光伏发电2361万千瓦,占同时刻用电负荷的67.6%。5月19日,河南电网风光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5亿千瓦时,达到5.03亿千瓦时,占当日河南电网用电量的42%。截至目前,河南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5万千瓦(风电245
2025年4月,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71.3,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71.3%,同比增长17.3%;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56.2,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56.2%,同比增长28.9%。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及其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4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近日,华昱欣、麦田能源、古瑞瓦特、安克创新Anker、正浩EcoFlow等国内外多家光储企业推出了阳台光储系列新品,抢滩欧洲阳台光储市场,再次引发业内关注。阳台光储赛道是分布式能源的新风口,它在2023年开始兴起,并在2024年迅速升温并火到今年。在家庭阳台、车库、庭院等场景,阳台光伏组件+微逆+微储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合理利用沿线存量房产、土地资源进行光伏发电、物流仓储、文旅产业开发的,除依法应当办理变更手续外,相关土地用途、权利类型备案后5年过渡期内保持不变,期满后按政策要求办理相
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高速+光伏”建设规划,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按程序审定后印发实施。光伏发电设施建设不要形成光污染,不要影响景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盛夏做了题为《分布式场景的“超配”密码》的主旨演讲。盛夏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未来电价波动将成为常态,绿电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对外发布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愿、行动、绩效等情况,全面展现国网江苏电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同时也勾勒出其在新一年的奋进蓝图,奋力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准备在今年新增2400万千瓦新能源接网消纳
3月5日,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继4日的广泛讨论之后,行业几位专家结合当前的储能应用发展趋势,从储能人才培养、混合储能技术、储能出海等热点话题分别做了解读。与此同时,业内人员也一同走访了位于浙江杭州的两大电网侧储能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技术创新对储能项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2025年3月4-5日于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会上,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蒋国峰作了题为《海外储能市场及发展》的报告。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蒋国峰在讲到海外储能市场及发展时,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蒋国峰提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1期引文:齐国民,李天野,于洪,等.基于MPC的户用光-储系统容量配置及运行优化模型[J].中国电力,2025,58(1):185-195.编者按整县光伏政策的出台为中国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光伏出力波动性和负荷峰谷问题使得配备储能的光伏系统成为了技术关注热点。用户可通过安装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就分布式光伏在备案、并网等方面给出新的要求。根据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的变化,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政策解读。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户用光伏发展迎来新变化#x201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