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重点举措
(一)推动待建在建项目尽早并网。锚定新能源规模倍增目标,全面推进约2亿千瓦在建待建新能源尽早并网,重点包括国家百万千瓦级基地项目第一、二、三批5488万千瓦,乌兰布和、库布其、腾格里沙漠等4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共4800万千瓦,保障性新能源项目3525万千瓦,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4900万千瓦。精简规范各类手续和流程,提升审批效率、缩短审批周期,统一土地性质认定,明确林草等不同地类用地标准,避免出现部门交叉认定、互为前置等问题。加强工作调度,协调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问题,推动新能源项目和接网工程同步纳规,加快在建待建新能源及配套工程建设速度。
(二)科学有序谋划保障性项目。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在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沙漠等地区,鄂尔多斯等采煤沉陷区,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布局一批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科学有序谋划新一批保障性新能源项目,到2025年谋划保障性新能源项目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
(三)优先支持市场化项目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制氢产业,充分利用自治区的氢能需求,增加绿氢应用场景,带动绿氢下游产业发展,扩大新能源消纳空间。进一步加大风光制氢项目建设力度,到2025年全区绿氢生产能力突破50万吨,绿氢产能在全国占比超过50%,初步确立自治区绿氢生产全国领先地位。广泛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优先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火电灵活性改造、风光制氢一体化、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全额自发自用6类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建设,并积极探索新的市场化项目应用场景开发模式。到2025年,谋划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容量3000万千瓦。加快零碳、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依托自治区已批复的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包头市达茂旗巴音花园区2个零碳示范园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园、鄂托克经济开发区、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等4个低碳园区试点,探索“绿色供电+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统筹考虑新能源布局,按照总体规划、一次批复、分批实施的原则进行新能源配置,推进园区整体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四)加速提升跨省跨区外送新能源规模。充分发挥自治区新能源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谋划一批、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的发展思路,有序推动国家级新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基地及配套外送通道建设,助力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已批复新能源外送基地投产运行,加快推动锡林郭勒盟“一交一直”,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交流特高压,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新能源基地、乌兰察布风电基地等已批复新能源基地建设进度,大幅提高存量外送输电通道中新能源占比和通道利用效率。积极谋划新建蒙西地区新能源外送通道,推动库布其—上海、腾格里—江西、乌兰布和—京津冀3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尽早开工,蒙西—京津冀尽早建成投产,继续推动锡林郭勒盟“绿电进京”或外送新能源基地及输电通道尽早纳规。“十五五”期间,在四大沙漠及周边地区新谋划2—4条外送通道。统筹自治区内风光资源、用电负荷分布,积极推动区内跨盟市合作,谋划阿拉善盟至中东部盟市区内新能源自用基地、阿拉善盟与乌海市区域能源合作等项目及配套外送通道。
(五)全面推动新能源区域合作。增加自治区与周边省(区、市)新能源合作规模,推动阿拉善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能源合作,结合阿拉善盟新能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本地用电需求占比低的特点,开展阿拉善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新能源合作;推动鄂尔多斯市与陕西省榆林市新能源合作,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新能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优势,兼顾区内消纳和区外送电,合理有序推进项目开发,对接榆林市用能需求,谋划区域新能源合作,推进区域产业绿色化,解决区域能耗指标限制问题。研究以绿氢为载体的新能源跨区域输送模式,充分发挥绿氢作为二次能源的特点,结合绿氢长时性储能属性,推动输氢管道规划布局,通过将绿氢运送至全国各地,变输电为输氢,以绿氢为载体实现新能源跨区域输送。开展区内跨盟市新能源合作,统筹区内新能源资源和用电负荷分布,围绕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开展乌海市与阿拉善盟区域合作;围绕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工作,开展包头市与巴彦淖尔市区域合作;围绕支持呼和浩特市中环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开展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察布市区域合作;围绕支持通辽霍林河电解铝产业发展,开展通辽市与兴安盟区域合作。
(六)着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加速构建绿色低碳、灵活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统筹优化电网主干网构架,提升电网对新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形成支撑有力、配置灵活、保障消纳的新能源送出主干网架。蒙东电网着力构建蒙东超高压平台型电网,统筹新建在建待建新能源电站、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项目、抽蓄电站及新建调节性支撑性火电机组送出需求等需要。蒙西电网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提升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能力,支撑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汇集高效送出,满足抽水蓄能电站接入需求,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进在建抽水蓄能项目进度,加速包头美岱抽水蓄能电站尽快开工;推进巴彦淖尔太阳沟、赤峰广兴源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赤峰芝瑞和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赤峰芝瑞抽水蓄能电站于2027年底前投产、乌海抽水蓄能电站于2028年底前投产。推动呼和浩特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等盟市约20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尽快纳入国家规划。全面推动新型储能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电站整体调峰能力、调频深度和响应速率,增强供电可靠性。制定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实施细则,在源、网、荷侧规划布局储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范,推动在电网关键节点和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储能电站,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力争“十四五”后三年每年完成新增新型储能并网300万千瓦。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结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光热布局,统筹新能源项目布局或预留光热项目场址,推动光热发电示范,“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新增光热发电并网装机规模20万千瓦。加快火电灵活性改造进度,发挥火电支撑能力,推动存量火电机组有序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进一步提升系统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力争“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火电灵活性改造3000万千瓦。推动热电解耦释放调峰能力,鼓励公用热电联产机组采取电储能蓄热锅炉等先进技术路线开展热电解耦,在确保民生供热和工业供汽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调峰能力。研究开展清洁能源供暖试点,降低火电厂热供给压力,提高火电厂参与调峰能力,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
(七)大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坚持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壮大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打造区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快风电机组自主创新设计和上游供应链本地创新培育能力建设,实施延链、补链工程,做大做强绿色智能风电装备制造,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风能产业体系,形成“风机制造—配套零部件—设备运维—风电基地”产业链条。推动光伏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以硅材料先发优势为基础,推动光伏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持续鼓励先进光伏晶硅材料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光伏晶硅材料向下游硅片、电池、组件方向拓展,形成具备一定规模化产能的区内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产业链,形成以呼包鄂为中心的先进光伏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依托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和氢能应用场景,统筹规划绿氢产业体系发展,加快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新能源制氢、加氢、储氢装备制造企业和燃料电池研发生产企业,在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等盟市结合公共交通、物流、采矿等领域试点、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构建“制储运用研一体化”的氢能产业链。构建完整的新型储能产用研建设体系,依托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石墨电极、隔膜等产业基础,引进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储热蓄能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配套产业,带动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业发展。
(八)加快健全完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项目实施细则,明确各项工作要求,解决市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配套产业、项目建设运行方式等问题,加大项目调度管理工作力度,推动市场化项目尽快投产。加快出台独立共享储能政策,完善独立共享储能运行管理机制,细化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等管理模式,出台容量补偿、共享收益等储能政策,推动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重力、超级电容等新型储能布局,鼓励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开展新型储能技术应用示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支持开展新型储能技术路线试点示范。推动建立自治区绿电交易体制,充分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现状,借鉴国内绿色电力交易经验,坚持绿色优先、安全可靠、市场导向、试点先行的原则,试点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机制与市场体系,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消纳,促进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在现有电力市场框架下出台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逐步建立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市场长效机制。优化电价机制,推动源网荷储、风光制氢、全额自发自用等新能源自备电站,自发自用电量免于征收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待国家相应政策出台后,按国家政策执行。调整电力现货市场新能源结算机制,按照现货市场实际出清以及中长期合约签订情况进行结算。推动市场化项目直接与配套用电负荷交易,非一体化以及通过大电网供电的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通过签订中长期合约明确电量、电价,由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进行结算。
(九)着力开展“两高”项目绿电替代。研究出台支持“两高”项目绿电替代的政策措施,采取绿电直供、绿电交易等方式,开展高耗能用电负荷绿电替代,提高“两高”企业绿电消纳比例。开展存量用电负荷绿电替代,对于满足国家和自治区能耗、环保、产业政策要求的高载能存量负荷,参照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要求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供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存量负荷绿电替代模式,进一步提高自治区绿电消纳占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开展电力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经盟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完善政策,建立自治区推进新能源发展工作机制,统筹解决重大问题。
(二)强化各方合作。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林草局、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重点任务落实,优化精简审批流程,为新能源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三)压实各方责任。发挥地方各级有关部门主观能动性,落实新能源建设过程中相关手续、审批办理细则,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压实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能源等有关部门的责任,认真履行审批和后续监管职责,保障项目平稳落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6日,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境内,随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2标)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提前跨越段最后一项缺陷消除,作业人员下塔,标志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肃段)首次跨越作业顺利完成,为“甘电入浙”工程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整体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12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4月22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5年一季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一季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及对落实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及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等有关政策的解读。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3月31日,山西能源局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以下简称“三类土地”)为重点,坚持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绿色、先进、经济、安全、高效的省级大型风光基地项目。聚焦“三类土地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总体要求指出,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山西省新能源发展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谋划,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以下简称“三类土地”)为重点,坚持新能源开发和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而算力和电力正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两大关键基础支撑。算力和电力协同发展,既是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又通过算力赋能电力系统,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电力负荷精准预测与调度,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国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10日~3月1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内蒙古库布齐—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东分部主任杨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三年,华东电网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超过40%。杨勇建议,要强化规划统筹。坚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3月13日上午,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1标)基础首浇顺利完成,陇电入浙工程甘肃段开工。陇电入浙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起于甘肃省,止于浙江省,全长约2370公里,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截至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32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32%,超越煤电成为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广东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4月分布式装机创下单月增加446万千瓦的历
5月22日,华东能监局发布关于征集安徽省电网公平开放问题线索的公告。其中提到,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问题线索,如需反映电网企业在提供接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电子邮箱向我们反馈,我们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原文如下:关于征集安徽省电网公平开放问题线索的公告为规范电网设施公平开放行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1973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1729件,新能源领域244件。从被投诉对象看,国家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1973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1729件,新能源领域244件。从被投诉对象看,国家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公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河南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对于目前并网的存量项目,稳妥有序推进涉网安全能力治理提升。存量集中式新能源场站,2025年底前完成自查并编写自查报告,2026年6月底
5月20日,阿拉善盟能源局关于2025年第一批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阿能源发〔2025〕11号)。其中明确,结合2025年1-4月阿拉善电网新能源消纳条件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计划实施分散式风电规模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规模10万千瓦。要求单个分散式风电规模不应超过50兆瓦。单个
5月16日,2025年“5.31、6.30”拟并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服务工作会在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调控中心组织、国网宁夏电科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2025年“5.31、6.30”拟并网的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各供电公司、电科院、信通公司、公司调控中心各专业处室等多家单位相关负责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针对“5.3
5月13日,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紧盯大屏上实时显示的状态评价信息,3座新能源场站正按计划接入新疆电网宽频振荡监测系统。这套系统能精准捕捉宽频振荡信号,为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新疆立足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依托先天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截至5月1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就《内蒙古自治区上网消纳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投资主体的上网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不包括市场化并网项目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此类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价格通过市场
5月21日,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到2030年,打造“风光氢储”四位一体装备制造基地,风能产业产值达20亿元,光伏组件产能达30GW,氢能装备产值达15亿元,储能产业产值达5亿元。到2035年,形成百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5月20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第一批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结合2025年1-4月阿拉善电网新能源消纳条件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计划实施分散式风电规模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规模10万千瓦。单个分散式风电规模不应超过50兆瓦。单个分布式光伏方面,自
5月15日,内蒙古库伦旗政府就活石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百兆瓦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首次公众参与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于2024年11月备案,建设单位为活石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活石与羲和光电科技(库伦)有限公司是活石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
今年前4月,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电量达1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占全区总发电量的35.9%,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350亿千瓦时,本地消纳新能源电量655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的36.9%,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约7个百分点。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近年来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整体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12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