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转型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主要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能源转型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家或企业对其认识不足都将导致发展困境。特别是俄乌冲突导致欧洲主要国家重启煤电,能源低碳转型进程受阻,进一步凸显了能源转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为我国能源转型工作提出警醒。
我国能源消耗基数大、品种全、区域资源差异大且能源国际贸易频繁,能源转型的复杂性更为突出。当前,“双碳”目标为我国中长期能源转型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也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一是能源转型内部路径导向存在不确定性,包括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替代时空路径的不确定性、高碳能源替代过程与技术创新路径协同的不确定性,以及区域能源低碳转型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
二是煤电转型与新能源替代过程存在动态性,包括煤电绿色发展与绿色替代统筹过程的复杂性,煤电替代过程阶段性方案设计的动态性和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及长距离输电技术在替代过程中影响的复杂性。
三是油气转型与电能替代过程存在关联性,包括国际油气市场波动与油气转型有高度关联性,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居民与工业燃气消费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完善与油气转型替代效率有高度相关性,以及油气转型的绿色替代效果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煤电替代效率有高度依赖性。
四是新能源发展路径设计要有前瞻性,因为新能源发展技术路径设计需要前瞻性,氢能、可燃冰等新兴新能源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路径与目标规划设计需要超前性,新能源科技路线及投入具有风险性等。
五是能源转型驱动因素多样,包括国际能源市场形势对我国能源转型具有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国内外能源环境政策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经济产业政策及技术创新变革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考量因素等。
基于上述认识,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破解“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复杂性,科学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完善体制机制
筑牢“双碳”目标顶层导向意识
首先,要完善能源转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统筹。建议强化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等国家级议事协调机构在能源转型高层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加强能源转型部门职能的整合与优化,设立国家能源转型推进工作办公室,协作统筹指导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及财政部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能源转型领域职能。
其次,要分类统筹协调推进,建立多目标协同政策机制。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充分评估能源转型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状况及能源安全形势的影响,分行业、分地区统筹推进能源转型目标,建立考虑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环境治理及能源安全等多目标协同的能源转型阶段性政策及多目标协同管理体系。
再次,要牢固树立“双碳”目标导向约束机制,科学设定阶段性能源转型目标。建议国家能源局建立以“双碳”目标为首要导向的国家、省级能源转型目标规划体系,科学设计合理的新能源替代时间节点和空间替代方案;按照“双碳”目标工作节点,科学测算与分解能源转型阶段性、地区性及行业性目标,逐步纳入约束性规划指标考核体系。
■■行政市场并举
统筹推进关联目标政策
一是综合运用行政手段与市场工具,相互补充形成能源转型政策合力。建议国家能源局强化行政手段在能源转型目标制定及战略规划等顶层设计方面的考核与指导作用,统筹运用好全国碳市场、用能权交易及绿证交易等市场化机制手段,形成持续有效、总体成本最优的市场政策体系,合力推进能源转型工作。
二是协同推进新能源、节能降耗与碳减排政策,充分发挥全国碳市场对能源转型的促进作用。建议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充分考虑能源转型关联政策的相似逻辑与协同机理,在“双碳”目标总体框架下统筹推进能源转型政策与新能源发展、节能降耗、碳减排等能源环境政策。以全国碳市场建设为契机,将碳市场制度设计与能源转型复杂过程机理充分耦合,充分发挥全国碳市场在促进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是统筹央地能源转型目标与政策,确保政策执行不走偏、不变形。建议国家能源局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能源转型政策及目标协同,确保能源转型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因素,加强省级层面能源转型政策及目标的指导与审批,有序分类推进地方能源转型目标,有效规避各自为政及政策冲突现象。
■■立足供需两端
狠抓工业领域降碳工程
一方面,建议推动电力供给端主动变革,坚持煤电绿色替代与绿色发展双驱动。建议鼓励建设公共型和商业型区域储能电站,提升调峰效率,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新能源-储能配比,增强电网灵活性调控能力及分布式电源利用水平。新增煤电项目优先考虑等容量或减容量置换,2030年前实现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全覆盖,探索固碳减排纳入配额,参与碳交易机制。
另一方面,建议强化油气需求侧的消费引导,推进电能、氢能有序替代。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发展,优化快速充换电池技术,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实施工业燃气消费替代工程,减少工业领域燃气消耗。加大氢能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应用支持力度,实现油气转型领域电能、氢能替代双驱动。
同时,建议实施重点工业领域降碳工程,倒逼工业能源消费转型。建立新建工业项目“双碳”合规性审查制度,增加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环节碳排放评估环节,探索试点新建工业项目碳排放空间—产能退出减排交易置换机制。多措并举促使工业企业采用绿色低碳能耗工艺和设备,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科技攻关
推进绿色技术协同创新
首先,建议鼓励各级财政加大能源转型资金投入,加强能源转型技术攻关。建议鼓励各级财政与科技研发资金设立能源转型专项,支持重大能源转型项目建设和能源转型“卡脖子”技术研发应用,重点支持煤电、新能源发展等能源转型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家级、省级能源转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构建校企、政企联合机制,开展协同技术创新。
其次,建议敦促金融机构加快能源转型领域绿色金融发展,推进能源转型项目落地。建议各级政府采取贴息补助、授信背书等方式,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推进能源转型项目建设与发展。充分运用PPP模式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能源转型项目、平台以及系统的投融资和建设,鼓励引导社会绿色资本广泛参与能源转型项目建设。
再次,建议推动技术创新成为能源转型原动力,引领企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组建能源转型关键技术风投基金,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创新型企业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开展能源转型核心关键技术对标管理,积极培育和推动能源转型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型企业发展,以技术创新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借鉴先进经验
优化政策动态评估管理
一是借鉴先进国家、地区及企业能源转型经验,因地制宜制定我国能源转型政策。可总结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评估其能源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阻力。综合考虑我国“双碳”目标及经济新常态、高质量发展、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等特殊国情,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我国发展阶段的能源转型政策目标体系。
二是做好能源转型相关政策实施的影响研究与预判。建议国家能源局、国家自然基金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设立能源转型政策与技术影响重大研究计划,开展能源转型政策评估学术研究,科学研判煤电转型、新能源替代、油气转型等能源转型政策的实施对全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充分做好能源转型目标、替代方案等政策模拟,科学预判能源转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企业经营的冲击。
三是做好能源转型政策的动态评估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动态管理。各级政府在重大能源转型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做好动态跟踪评估,研究“双碳”目标、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等宏观经济政策与能源转型政策的内在逻辑与互动机制,适时适度微调能源转型相关政策,使其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发力,形成调控合力,实现政策效果动态优化。
(张跃军系湖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伟系长沙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应对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德国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根据该国氢能战略,2030年德国绿氢产能需要达到10吉瓦,可替代全国12%的工业用天然气。目前,德国政府已投入90亿欧元支持62个氢能项目,包括全球首条氢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线,即萨尔茨吉特钢铁厂项目,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4月16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表示,随着中国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发布等,中国技术和理念正推动南极考察快速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如何在南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孙宏斌在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印度储能市场凭借明确的政策导向与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市场焦点。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正为印度储能行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护航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印度配储政策明确,新增需求可期。印度对新能源项目的配储要求日益严格,规定未来新招标
集邦储能获悉,摩洛哥国家电力水力局(ONEE)电力分公司近日发布招标意向书(AMI),计划招募BESS集成商(可与EPC公司联合投标),负责1600MWh-AC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供应、施工、测试、调试及长期运维,项目将分为多个标段并在多个站点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年中投运。此次招标不仅是摩洛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山川占三分。浙江省湖州市紧靠太湖南岸,西部多为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曾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建材基地。在上世纪末,湖州矿山企业数量高达612家,最高年开采量达1.64亿吨。随着矿藏资源的逐渐枯竭,大量废弃矿坑被闲置,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2022年,国家电投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中信博披露投资建设零碳总部基地项目的公告,拟在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建设中信博零碳总部基地,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光热、储能等领域,拟投资规模不超过20.22亿元。对于本次投资的目的及影响,公告显示,为响应国家“双碳”及能源转型战略,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瞄准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东方日升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及储能解决方案。近日,东方日升在澳洲市场再创辉煌,在悉尼举行的SEC能源展会上,凭借卓越的市场表现和产品实力,荣获澳大利亚知名能源分析机构Sunwiz颁发的2024年组件销售相关奖项,成功跻身澳洲
4月17日,全球安全科学领域权威机构ULSolutions向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储能”)正式颁发全球首张UL9540A:2025认证报告,标志着林洋储能在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ULSolutions全球副总裁、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总经理吴大伟、能源与工业自动化事业部业务发展总监肖
德国企业贝克姆能源供应公司(evb)、Westenergie和E.ON能源解决方案(ESY)在德国贝克姆启动一个2.75小时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建设,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投资机会。相关公司表示,电池储能系统(BESS)将有助于稳定电网、减少价格波动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力。Westenergie首席执行官KatherinaRei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上,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中晟智慧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智慧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核心授权经销商”授牌仪式。中晟智慧能源董事长牟昊、融和元储副总经理夏雨代表双方参与并见证签约和授牌。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
截至4月10日,国网安徽电力有限公司累计完成19台电网移动式储能设备投放,解决农村台区季节性低电压问题。“全年低电量、短时高需求”是农村台区的典型特点,春节期间是“短时高需求”的典型时段,电网末端阶段性低电压问题也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年1月起,国网安徽电力积极开展省域新型电力系
2025年4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19届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暨中欧绿色低碳博览会(ECOMONDOCHINA-CDEPE2025)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由意大利展览集团(IEG)及其在蓉合资公司成都华意中联展览展览有限公司(ECEE),联合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SCEPI)主办,再次彰显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技
在时代发展的壮阔浪潮中,环卫装备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据行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季度环卫装备市场结束了连续4年的销量下滑态势,行业累计销售量同比增长3.5%,近年来首次实现正向增长。其中,新能源环卫装备同比激增64%。2022年—2024年,盈峰环境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占率连续3年保持行业
ABBiCE600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基于ABB集团ABBAbility技术架构开发,是用于能源优化、碳排放管理的专业级工业物联网平台灵活适配私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的部署,实现多站点、大数据信息,高并发、高可用能力的能碳管理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障,获得公安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为客户的能源资产管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开幕,本届峰会汇集全球储能一线品牌,齐聚政产学研领袖,共同探讨储能发展大势,以应对储能发展之变局。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数字能源携电站、工商业智能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全面展示在储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华投资宁夏分公司清水营制氢厂累计产氢量突破400吨,继3月份单月产量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清水营制氢厂是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领域的首次尝试。该厂制氢规模15000标方/小时,配备16台碱性电解槽以及4套气液分离、纯化装
近日,浙能嘉兴电厂四期扩建项目10号机组建设用地获省政府批准。该项目总投资41.12亿元,项目总规模15.24公顷,新增建设用地9.6公顷。本项目规划新建1台1000MW一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为嘉兴、杭州等浙江北部地区提供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发挥煤电机组
2025年4月10日-12日,华昱欣携高安全、高收益的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亮相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全面展示其在产品创新、安全设计、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以行业领先的产品力和服务水平诠释其构筑绿色价值、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坚定决心。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
时间:2025年11月4日-6日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约长三角共享新机遇搭建交流桥梁开拓国际合作平台化工行业的风向标共同探索行业未来扎根长三角化工热土把握市场无限商机市场概况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已然成为化工产业的核心
为全力保障新能源项目抢抓政策窗口期并网需求,近期,华中能源监管局组织湖北省内电力企业、工程质监机构、行业协会等13家单位,召开推进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解读宣贯136号文精神,了解辖区内发电企业落实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的影响,研究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关建议,
3月3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六项举措,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深化数字服务、强化政企协同等措施,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用电保障水平与能源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绿色转型,助力山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供电更可靠。聚焦民营经济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集邦储能获悉,摩洛哥国家电力水力局(ONEE)电力分公司近日发布招标意向书(AMI),计划招募BESS集成商(可与EPC公司联合投标),负责1600MWh-AC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供应、施工、测试、调试及长期运维,项目将分为多个标段并在多个站点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年中投运。此次招标不仅是摩洛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本期核发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60亿个,占比91.66%。2025年1-3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6.6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4.56亿个。其中风电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电
4月17日,记者从青海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青海省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均创历史新高。青海作为中国清洁能源大省,清洁能源资源品类齐全,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位居中国前列。截至去年底,青海省电力总装机已突破71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4.6%,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70
一、绿证核发情况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本期核发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60亿个,占比91.66%。2025年1-3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6.6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4.56亿个。截至2025年3
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3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原文如下:一、绿证核发情况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气化炉吊装成功,该气化炉是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专用于生物质气化的“复朋炉”。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采用复朋炉气化技术,一开不备,气化压力3.0MpaG,总气量70000Nm/h(CO+H2)
日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该公司计划在昆士兰州部署5.6GWh电池储能项目的申请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根据《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批准ACEPower公司在昆士兰州开发部署两个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储能项目,并且部署这两个项目都被认定为“非受控行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